首页 > 古籍 > 百战奇略 > 第七卷 > 整战

百战奇略

《百战奇略》第七卷整战

《百战奇略》原名《百战奇法》,是明代军事著作,作为一部以论述作战原则和作战方法为主旨的古代军事理论专著而问世,这无论是在明以前或是明以后,都是不多见的。因此,从其产生以来,就为兵家所重视和推崇,给予很高评价,并一再刊行,广为流传。明弘治十七年陕西布政使司左参政李赞,称该书是“极用兵之妙,在兵家视之。

《百战奇略》章节目录: 《第一卷》 《第二卷》 《第三卷》 《第四卷》 《第五卷》 《第六卷》 《第七卷》 《第八卷》 《第九卷》 《第十卷

整战

书籍:百战奇略章节:第七卷更新时间:2018-05-05
【解析】
本篇以《整战》为题,旨在阐述对于阵势严整之敌作战时应当注意掌握的指导原则。它认为,作战中如果遇到行阵严整、士卒镇静的敌人,不可轻率与之交战,应当等待其发生变化之时,再不失时机地攻击它,就能打败敌人。这里引自《孙子兵法》的“无邀正正之旗”,邀,阻截;正正,谓整齐严密之状。整个句意是,不要去截击旗帜整齐、队伍严密的敌人。显而易见,本篇依据孙子的思想,通过对阵势严整之敌作战问题的论述,进一步揭示了避实击虚和因变制敌重要作战原则的实践性。三国时期魏将司马懿平定公孙渊的辽东之战,便是较好体现上述指导原则的成功战例。魏景初二年(公元238年)六月,司马懿奉魏明帝之命率领大军秘密渡过辽河之后,他发现公孙渊集重兵于辽隧城,企图凭据坚城固守以阻截魏军,于是采取了避实击虚、攻其必救的作战方针,舍弃行阵严整、部署周密的辽隧不攻,而直捣防守空虚的敌巢襄平,迫使辽隧的敌守军急速回救,司马懿乘机挥军迎击,大败敌军,进而包围了襄平,为取得整个平叛作战的胜利,奠定了基础。综观此战,司马懿在作战指导上的成功之处,在于他能够根据敌情实际,采取切实可行的作战方针和有效战法,调动敌人脱离坚城固垒而于运动之中歼灭之。此种因情制敌、灵活用兵的作战指导,是值得人们效法的。

【译文】
大凡对敌作战,如果敌军行列严整有序,士卒情绪安稳平静,不可轻率与其交战,等到敌人内部发生变化时,再出兵进攻它,就有利于我军取胜。诚如兵法所说:“不要拦击旗帜整齐、队伍严密的敌人。”三国时期,魏国大将司马懿奉命率军征讨公孙渊,而进至辽水。公逊渊果然派遣数万步骑兵凭据辽隧,企图固守坚城壁垒以抵御司马懿进攻。司马懿率军乘船偷偷渡过辽水后,依傍辽水构筑一道长围(摆出一付攻打辽隧的架势),然后又命令部队放弃该城不攻,而向其老巢襄平进发。众将对此决策十分不解地说:“我们不攻打辽隧城,却又构筑长围,这不是显示我们兵多军威的办法。”司马懿解释说:“敌人现在凭据辽隧坚固而高大的城防设施,企图把我军拖垮在这里。我们进攻它,恰好中了敌人的诡计。敌人的主力都集中在这里,其老巢必定非常空虚,我军直驱襄平,这里的敌人一定会心怀恐惧,他们恐惧就会离开坚城固垒而向我求战,那时我们集中兵力打败他们是必定无疑的。”于是,司马懿率领严整有序的魏军,越过辽隧而向襄平长驱直进。敌人发现魏军所向直指其后方老巢,果然脱离坚城辽隧而去拦截魏军。司马懿乘机挥军迎头痛击,大破敌人,三战三捷。公孙渊退保襄平,司马懿乘胜挥军包围了他。

【原文】
凡与敌战,若敌人行阵整齐,士卒安静,未可轻战,伺其变动击之,则利。法曰:“无邀正正之旗。”①三国魏司马懿征公孙渊②,〔次于辽水③。渊遣步骑数万,阻辽隧④,坚壁而守,以距帝⑤。〕懿泛舟潜济辽水,〔傍辽水〕作〔长〕围,弃城而向襄平⑥。诸将曰:“不攻城而作围,非所以示众也。”懿曰:“贼坚营高垒,欲以老吾军也。攻之,正堕其计。贼大众在此,其巢穴虚失,我直指襄平,必人怀内惧,惧而求战,破之必矣。”遂整阵而过。贼见兵出其后,果邀之,乃纵兵逆击,大破之,〔三战皆捷。贼保襄平,进军围之。〕⑦

【注释】
①无邀正正之旗:语出《孙子兵法·军争篇》。②公孙渊:《晋书》称之“公孙文懿”,三国时襄平(今辽宁辽阳)人。魏明帝时,任辽东太守、大司马,封乐浪公。景初元年(公元237年)叛魏自立为燕王。次年,被司马懿率军所攻杀。③辽水:今辽宁之辽河。④辽隧:地名。故址在今辽宁鞍山西之辽河东岸。⑤帝:指司马懿。魏元帝咸熙二年(公元265年),懿孙司马炎代魏称帝建立西晋后,追尊其为宣皇帝。⑥襄平:三国魏辽东郡治。公孙渊叛魏后据此自称燕王。⑦本篇史例出自《晋书·宣帝纪》。

整战相关文章

  • 倪姓氏起源》原文翻译 - - 《百家姓》150章 - - 姓氏:倪姓氏祖宗:邾武公姓氏起源:来源于封地:春秋时期,邾武公将次子封于郧(在今山东滕县境 ),建立了郳国,其子孙以国名为姓,亡国后为了避仇,改郳为倪。姓氏郡望:未知姓氏堂号:汉置千乘郡,...
  • 理难清》原文翻译 - - 《论语别裁》颜渊 - - 由片言折狱,就谈到彼此意见的相争了。子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原告被告两方的打官司,这是法律上的常事,是普通的讼事。两方朋友有问题,听双方争执的意见,这也是讼事。我发...
  • 天运》原文翻译 - - 《庄子》外篇 - -  “天其运乎?地其处乎?日月其争于所乎?孰主张是?孰维纲是? 孰居无事推而行是?意者其有机缄而不得已乎?意者其运转而不能自 止邪?云者为雨乎?雨者为云乎?孰隆施是?孰居无事淫乐而...
  • 泥高壁》原文翻译 - - 《笑林广记》世讳部 - - 泥高壁 燕子衔泥做巢,搬取蚯蚓上面土。蚓愤极曰:“你要泥高顶壁,为何把我来晦气?”燕子云:“我专怪你呵人家卵脬。” 尿壶骂 一仆人之使,俗言鼻里。鼻...
  • 不完卷》原文翻译 - - 《笑林广记》腐流部 - - 不完卷 一生不完卷,考了四等,受杖。对友曰:“我只缺得半篇。”友云:“还好,若做完,看了定要打杀。” 求签 一士岁考求签。通陈曰:“考在六等求上上...
  • 利心重》原文翻译 - - 《笑林广记》术业部 - - 利心重 银匠开铺三日,绝无一人进门。至暮有以碎银二钱来倾者,乃落其半,倾作对充与之。其人大怒,谓其利心太重。银匠曰:“天下人的利心再没有轻过如我的。开了三日店,止落得...
  • 郑少微的诗词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宋词》300章 - - 郑少微 鹧鸪天 谁折南枝傍小丛。佳人丰色与梅同。有花无叶真潇酒,不问胭脂借淡红。 应未许,嫁春风。天教雪月伴玲珑。池塘疏影伤幽独,何似横斜酒盏中。 思越人(集句) 欲把长绳系...
  • 列传第九十一·宦者》原文翻译 - - 《元史》250章 - - 前世宦者之祸尝烈矣,元之初兴,非能有鉴乎古者,然历十有余世,考其乱亡之所由,而初不自阉人出,何哉?盖自太祖选贵臣子弟给事内廷,凡饮食、冠服、书记,上所常御者,各以其职典之,而命四大功...
  • 志第二十六·刑》原文翻译 - - 《金史》50章 - - ◎刑   昔者先王因人之知畏而作刑,因人之知耻而作法。畏也、耻也,五性之良知,七情之大闲也。是故,刑以治已然,法以禁未然,畏以处小人,耻以遇君子。君子知耻,小人知畏,天下平矣!是...
  • 宋敏求传》原文翻译 - - 《宋史》150章 - - 宋敏求,字次道,赐进士及第,初任馆阁校勘。因参加苏舜钦进奏院的集会,被调离京城,出任集庆军判官。王尧臣修《唐书》,因为宋敏求熟习唐朝的事情,便上奏请他担任编修官。后因祖母去世...
  • 食货志第四上》原文翻译 - - 《汉书》50章 - - 【原文】 《洪范》八政,一曰食,二曰货。食谓农殖嘉谷可食之物,货谓布帛可衣,及金、刀、鱼、贝,所以分财布利通有无者也。二者,生民之本,兴自神农之世。“斫木为耜煣木为耒,耒耨...
  • 伯夷列传》原文翻译 - - 《史记》50章 - - 学者涉猎的书籍极其广博,还要从六艺中考察求实。 《诗》、《书》虽有残缺,但虞舜、夏禹有文可知。 唐尧将要退位,禅让给虞舜;虞舜将要退位,禅让给夏禹。 都是诸侯和州牧共同推荐,...
  • 三十世家》原文翻译 - - 《史记》50章 - - 吴太伯世家 齐太公世家 鲁周公世家 燕召公世家 管蔡世家 陈杞世家 卫康叔世家 宋微子世家 晋世家 楚世家 越王勾践世家 郑世家 赵世家 魏世家 韩世家 田敬仲完世家 孔子世家...
  • 第八十一》原文翻译 - - 《黄帝内经》灵枢篇 - - 痈疽第八十一 黄帝曰:余闻肠胃受谷,上焦出气,以温分肉,而养骨节,通腠理。中焦出气如露,上注溪谷,而渗孙脉,津液和调,变化而赤为血。血和则孙脉先满溢,乃注于络脉,皆盈,乃注于经脉,阴阳已...
  • 施肩吾的诗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唐诗》500章 - - 卷四百九十四 卷494_1 《及第后过扬子江》施肩吾 忆昔将贡年,抱愁此江边。 鱼龙互闪烁,黑浪高于天。 今日步春草,复来经此道。 江神也世情,为我风色好。 卷494_2 《夜宴曲》施肩...
  • 权德舆的诗》原文翻译 - - 《全唐诗》400章 - - 卷三百二十一 卷321_1 《奉和李相公早朝于中书候传点偶书所怀奉呈门…中书相公》权德舆 五更钟漏歇,千门扃钥开。 紫宸残月下,黄道晓光来。 辨色趋中禁,分班列上台。 祥...
  • 宋之问的古诗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唐诗》100章 - - 卷五十一   卷51_1 「息夫人」宋之问   可怜楚破息,肠断息夫人。仍为泉下骨,不作楚王嫔。   楚王宠莫盛,息君情更亲。情亲怨生别,一朝俱杀身。   卷51_2 「...
  • 旋花的功效与作用》原文翻译 - - 《本草纲目》草部 - - 旋花 释名 旋、盘根、续筋根、鼓子花、肠草、美草、天剑草、缠枝牡丹。 气味 (花)甘、(根)辛、温、无毒。 主治 腹中寒热邪气(用根),脸上黑痣。亦利小便,续筋骨,合刀伤,治丹毒,补劳损...
  • 虎杖的功效与作用》原文翻译 - - 《本草纲目》草部 - - 虎杖 释名 苦杖、大虫杖、斑杖、酸杖。 气味 (根)微温。 主治 1、小便淋。用虎杖为末,每服二钱,米汤送下。 2、月经不通。用虎杖三两,凌霄花、没药各一两,共研为末。每一钱,热...
  • 蝎的功效与作用》原文翻译 - - 《本草纲目》虫部 - - 蝎 释名 主簿虫、杜白、虿尾虫。 气味 甘、辛、平、有毒。 主治 1、小儿脐风(初生儿断脐后伤风湿,唇青、口撮、出白沫,不吸乳)。用全蝎二十一个,酒炙为末,加麝香少许,每服二、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