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算子·为人赋荷花》鉴赏

朝代:宋代诗人:辛弃疾古诗:卜算子·为人赋荷花更新时间:2018-01-05
这首词属“情致缠绵,词意婉约”一类,它摧刚为柔,情的潇洒,耐人寻味。
“红粉靓梳妆,翠盖低风雨。”上阙一开始就以拟人的手法描绘荷花的形貌:在炎夏的绿池中展葩吐艳的荷花,似一群弄妆梳洗、浓施粉黛的妇人,她们打着翠绿的华盖在风雨中沉吟垂首。她们不是亭亭玉立,也不是搔首弄姿,而是一副袅娜无力、愁容可掬的娇慵之态。
“占断人间六月凉,明月鸳鸯浦。”尽管她们无意争芳斗艳,却把人间六月的凉爽都占尽了,夏夜明月下,绿盖红幢出于水面,楚楚动人,自有一番风韵。事实上,是她们在溽暑炎夏之时,撑起了一个浓蔚怡人的清凉世界,而作者却故意颠倒主客关系,隐隐流露出一股艾怨之情。
“根底藕丝长,花里莲心苦。”下阙,诗人将笔锋一转,在艾怨中又透出一丝同情:用双关语,虚写藕丝长和莲心苦,实指佳人美女虽“态浓意远淑且真”(杜甫《丽人行》),对她钟爱的人情丝绵绵;可她又是苦命人,到头来,“花落子规啼,绿窗残梦迷”(温庭筠《菩萨蛮·玉楼明月长相忆》),落得被男子玩弄而抛弃的悲惨下场。她们虽浓妆艳抹、强作娇态,可她们的心却是苦的呵!“自古红颇多薄命”,在大诗人的笔下同样流露出人世间的常情和千古吟唱的主题。
“只为风流有许愁,更衬佳人步。”据《南史·齐东昏侯纪》载,宫内以金雕镂莲花贴于地面,令潘妃行其上,取其“步步生莲花”之意。“佳人步”即借用此典故。这句是说,正因为她们太风流、太富姿色,所以给她们带来如此的不幸和忧愁;更可怜的是,有的只能铺在皇宫地面上,任皇后和嫔妃们践踏,以映衬这些后宫夫人们的雍容华贵和至尊至圣。至此,此间词意得到了充分的表达:以荷花的形态和物种特点,极形象地暗示红颜女子的悲惨命运;也宣泄了诗人浓厚的感情:哀其不幸,又怨其不争,在好端端的人世间惹出许多是非。“占断人间六月凉”吐尽了诗人的曲衷和怨尤。由此也可看出,诗人毕竟受历史的局限,没有脱出“女人祸水”的窠臼。
全词委婉、典雅,咏物精当,用典得体,比兴深澈,寄情自然,在历代咏荷诗词中,堪称别具一格。

《鹧鸪天·有客慨然谈功名》,是南宋词人辛弃疾在晚年写的一篇宋词。上阕回忆自己23岁时参加耿京义军抗金,麾下1万余精兵,浩浩荡荡、气吞万里如虎的叱咤风云的经历。下阕感慨自己屡遭排挤,仍未受重用,北伐无望,倒不如回归田园,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诗人辛弃疾资料

鉴赏作者辛弃疾

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人。南宋豪放派词人、将领,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辛弃疾生于金国,少年抗金归宋,..... 查看详情>>

诗人辛弃疾作品: 《感皇恩·春事到清明》 《满庭芳·柳外寻春》 《贺新郎·用前韵再赋》 《沁园春·灵山齐庵赋时筑偃湖未成》 《踏莎行·赋稼轩集经句。》 《洞仙歌·访泉于奇师村得周氏泉为赋》 《鹤鸣亭绝句》 《信笔再和·春酒频开赤印灰》 《水调歌头·题子似瑱山经德堂堂陆象山所名也》 《采桑子·书博山道中壁

《卜算子·为人赋荷花》相关古诗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