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浪静吟》创作背景

朝代:宋代诗人:苏舜钦古诗:沧浪静吟更新时间:2017-12-11
《沧浪静吟》是北宋诗人苏舜钦被贬苏州之后所写的一首诗。题为“静吟”,全诗也环绕一个“静”字,极力描写环境的静和心情的静,实际上却是不能平静的,诗中就隐隐流露出他愤恨的情绪。
公元1044年(庆历四年),苏舜钦被范仲淹推荐入朝为官。其岳父杜衍时与范仲淹共同主持新政。反对新政的旧党欲动摇范、杜的地位,遂构陷弹劾苏舜钦以“鬻(yù)故纸公钱召妓乐”,坐监守自盗之罪,被削籍为民。诗人退居苏州沧浪亭,此诗便为其闲居时所作。
注释
(1)沧浪:沧浪亭。在今江苏苏州市。原为五代吴越广陵王钱元璙后人的池馆。苏舜钦以四万钱购得,筑亭其中,取名沧浪。园内假山曲水,多草树花竹,现为苏州园林著名景观之一。
(2)虚亭:山亭,即沧浪亭。
(3)石矼(gāng):石桥。
(4)二子:指商末孤竹君之子伯夷和叔齐。初,孤竹君立次子叔齐为继承人,叔齐让位,伯夷不受,后二人弃位奔周。反对周武王进军伐商。武王灭商后,他们逃到首阳山,不食周粟而死。
(5)三闾(lǘ):指屈原,他曾任三闾大夫之职。
(6)恨:遗憾。
(7)醇醪(láo):清酒。醪,本指汁滓混合的酒,即酒酿。
(8)缸(hāng):可盛十升的酒器。
作品译文
绕过空亭,步上石桥,我独自闲步,觉得这静谧中的情趣举世无双。山林的蝉儿,边叫边飞穿过空疏的门户;野生的青藤曲屈盘绕,伸入破败的小窗。伯夷叔齐恰逢周朝盛世尚且饿死,三闾大夫屈原遭贬放逐自沉汩罗,我如今饱食终日,高枕无忧。唯一的遗憾便是这清澄的美酒太少,不能盛满大缸。

诗人苏舜钦资料

创作背景作者苏舜钦

苏舜钦(1008-1048),北宋词人,字子美,祖籍梓州铜山,曾祖时迁至开封。曾任县令、大理评事、集贤殿校理,监进奏院等职位。因支持范仲淹的庆历革新,为守旧派所恨,御史中丞王拱辰让其属官劾奏苏舜钦,劾其在进奏..... 查看详情>>

诗人苏舜钦作品: 《寄守坚觉初二僧》 《杂兴·虎豹性食人》 《清轩·谁凿幽轩刮眼清》 《滞舟·落照满长河》 《大小言·弯弓射月落》 《秀州通越门外八九里临水多佳木茂树以便风不得停舟一赏怆然为诗》 《独游辋川·行穿翠霭中》 《淮中晚泊犊头》 《送陈进士游江南》 《对酒·丈夫少也不富贵

《沧浪静吟》相关古诗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