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门怨·白露下玉除》赏析

朝代:明代诗人:刘基古诗:长门怨·白露下玉除更新时间:2020-10-27
这首《长门怨》首先给描摹了一幅似乎是宁和安详的秋夜图:“白露下玉除,风清月如练。”处在这般如冰似玉的秋夜,该是心境超然平静,然而诗人笔锋一转:“坐看池上萤,飞入昭阳殿。”主人公原来对这美好的环境浑然不觉,而只关注着一个事实――昭阳殿的华贵显赫。清夜之中,连池上飞萤,也不愿在这冷清的长门宫中徘徊,而争着向昭阳殿去凑趣,益发显得这里是无人会来光顾的冷宫。由此再回过头来细细品味前两句,恍然省悟到它绝非宁和安详之句,而在平静的外表下蕴藏着复杂酸楚的内心情感。白露、清月只增加了主人公的无限惆怅,往昔的荣耀如今都已移向他人别处,她所体会的秋夜只是一片苍白和冰凉,而在这苍白冰凉之中,眼看着流萤也往昭阳殿飞去,更觉寂寥惨淡,孤寞无依。
作为宫怨诗,全诗无一字写“怨”,所表现的是翻滚的内心悲苦,却并不呼天抢地,含而不露,不动声色,以背面敷粉法写情,是本诗的特点。诗人以平白质朴的语言,将长门宫一景作一淡淡素描,毫无做作雕饰之处,一切那么自然恬淡,而正在这淡淡的笔墨之下,透露了深深的哀愁,使诗作平添了感人的艺术魅力。
《蝶恋花·蒋山寺十月桃花》是明代文学家刘基创作的一首词。词的上阕描写了桃花过去的高贵和风光,是由王母亲自侍弄的“天上种”,神女也只配“为侍从”;下阕描写桃花如今的冷清寥落,只剩下“荒草残烟”。全词朦胧哀婉,意蕴绵长。
作者于元至正二十年(1360),与宋濂、章溢、叶琛同应朱元璋之召赴金陵,洪武四年(1371)辞官,八年(1375)病重“护归”。此词当作于这段时间内(1360~1375)。作者登钟山见十月桃花开,因此作下此诗。

诗人刘基资料

赏析作者刘基

刘基(1311年7月1日-1375年5月16日),汉族,字伯温,青田县南田乡(今属浙江省温州市文成县)人,故称刘青田,元末明初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明朝开国元勋。明洪武三年(1370)封诚意伯,故又称刘诚意。武宗正德九年追..... 查看详情>>

诗人刘基作品: 《春兴·忆昔江南未起兵》 《七夕诗·天上传闻会两星》 《旱天多雨意呈石末公》 《为詹同文题浙江月夜观潮图》 《旅兴·晨兴梳短发》 《过南望时守闸不待行》 《雪中有怀章三益叶景渊》 《摸鱼儿·伤春》 《为杭州郑善止题蓬莱山图》 《江南弄·采菱女子木兰船

《长门怨·白露下玉除》相关古诗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