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堂》注释译文

朝代:唐代诗人:柳宗元古诗:禅堂更新时间:2017-04-20
【注释】
菁茆:即青茅。
虚白:庄子《人间世》:“虚室生白。”虚白暗指禅堂,堂为环山所抱,意谓心境清静无欲。
忘机:李白诗“我醉君复乐,陶然共忘机。”忘机客,谓重巽。
有:《大日经疏》:“可见可现之法,即为有相。”《金刚经》:“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空:《大乘义章》:“空者,理之别目,绝众相,故名为空。”照空,针对“有”而感受“有即是空”。照,观照、照见之意。
万籁:各种自然之声响。缘,因缘,梵语尼陀那。佛教以为森罗万象皆由缘而生。
窅(yăo舀)然:怅然。庄子《知北游》:“夫道,窅然难言哉。”《逍遥游》成玄英疏:“窅然者,寂寥,是深远之名。”
[8]心境:境,指心所攀缘处。心、境本同一而无区别。
“鸟飞”句:《涅盘经》:“如鸟飞空,迹不可寻。”《华严经》:“了知诸法性寂灭,如鸟飞空无有迹。”
【译文】
选择吉地用青茅盖成禅堂,
青山团团围住虚白的建筑。
山花飘落在幽静的门前,
忘机的禅客在禅堂端坐。
涉及了有并非有意去取得,
观照于空也不用去解析。
天地万籁都有缘而生,
喧闹当中也有深深的沉寂。
心与物境本同一而无区别,
正像鸟飞不留任何痕迹。
柳宗元初贬永州,住龙兴寺,曾与和尚交往,探讨佛理。龙兴寺旧址在潇水东岸,永州芝山城南太平门内。当年寺里有和尚重巽,即巽公,是湛然的再传弟子,与柳交往颇深。故柳有《巽上人以竹间自采新茶见赠酬之以诗》、《送巽上人赴中丞叔父召序》,并作《永州龙兴寺西轩记》赠巽上人。组诗《巽公院五咏》作于公元806年(元和元年),写的是龙兴寺里有关事物和景色。这首《禅堂》是组诗的第三首。
《禅堂》与《净土堂》、《曲讲堂》的内容密切相关,写的是三堂之一的“禅堂”。而在写作上稍有变化,先是描写:“发地结青茆,团团抱虚白。山花落幽户,中有忘机客。”像是一特写镜头,刻画出“禅堂”的特点:青茅盖成的禅堂,青山团团围住虚白的建筑。然后,由外及内,由物及人,山花飘落在幽静的门前,禅堂中坐着忘机的禅客,突出了禅客。禅客也自然包括诗人。中间一层,用禅语叙说对佛学的理解:涉及了有并非有意去取得,观照于全也不用去解析。天地万籁都有缘而生,喧闹当中有深深的寂静。对佛理的理解比较深透,是禅客(诗人)进入禅堂的收获。最后二句:“心境本同如,鸟飞无遗迹。”表现了空有双亡、心境如一的境界,使诗意得到升华。

诗人柳宗元资料

注释译文作者柳宗元

柳宗元(公元773年-公元819年11月28日),字子厚,汉族,河东人,唐宋八大家之一,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世称柳河东,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柳宗元与韩愈并称为韩柳,与刘禹锡并称刘柳,与王维、..... 查看详情>>

诗人柳宗元作品: 《商山临路有孤松往来斫以为明好事者怜之编竹成楥遂其生植感而赋诗》 《种白蘘荷》 《闻黄鹂》 《赠江华长老》 《浩初上人见贻绝句欲登仙人山因以酬之》 《入黄溪闻猿·溪路千里曲》 《饮酒·今夕少愉乐》 《泾水黄·泾水黄》 《柳州二月榕叶落尽偶题》 《戏题石门长老东轩

古诗《禅堂》的名句翻译赏析

《禅堂》相关古诗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