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妓金陵子呈卢六四首》赏析

朝代:唐代诗人:李白古诗:出妓金陵子呈卢六四首更新时间:2017-03-20
李白有不少写自己携妓出游、与风尘女子亲昵缠绵的诗,其中多次提到金陵子。这四首诗就写到金陵子,蕴含了诗人对其色艺的由衷赞美之心以及自己抱负不得实现的愁闷之情。
第一首诗中的“安石”是东晋宰相、淝水之战的指挥者谢安的字。东山是谢安出山当宰相前隐居的地方。东山风光秀丽,谢安别幽居在这里三十年。“傲然携妓出风尘”说的是谢安,这里的“妓”应该是歌妓。这是谢安在隐居生活时期的写照,写出了谢安潇洒自若的非凡神采。李白对谢安的功业非常推崇,这里就表明了他对谢安的羡慕。“楼中见我金陵子,何似阳台云雨人?”两句中的“云雨人”指巫山神女,“朝为云,暮为雨”的美丽多情的神女。这两句从表面上看是在炫耀自己心爱的金陵子的美貌。看似得意,但有前面“安石东山三十春,傲然携妓出风尘”两句作铺垫,这里流露的实际上是酸楚的情感。人家谢安才是真潇洒,诗人认为自己比不上。诗人的失意是政治上的,读李白诗时,千万不可忘怀诗人的政治追求抱负。
第二首诗写良辰美景,美酒美人当前,不应该不快乐。诗歌中“君”,可以有多种理解。既可指“卢六”,也可指“小妓”,还可指诗人自己。指代不同,而含义情韵不同。“君”为卢六,似乎有离愁或者吃醋的意思了,境界不高。“君”谓小妓时,“花月”当做花容月貌来解释,诗人含情脉脉地看着她,她却花容月貌有愁痕,可能是因为离愁。这样解释也显示诗人和小妓间的情意绵绵,似乎也不太妥当。“君”谓诗人自己时,境界立上一层。“对君君不乐”意为小妓含情脉脉的看着诗人,诗人却开心不起来了,纵然花好月圆,美酒美人在前,愁还在心间升腾。联系到诗人政治上的失意,不难理解诗人的“愁”了,这样境界就大了,和诗人的生平追求就近了。这三种情况都有可能,第三种情况更贴近诗歌,李白以胜景写衰情的诗句不少,如《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中写道:“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表达的却是“举杯销愁愁更愁”之情。
第三首诗写主人设宴招待的盛情,自己与主人知己情浓,“相逢不觉醉”,直喝到日落西山还意犹未尽,表达了作者与主人之间的深情厚谊。
第四首诗写酒宴上“楚声”“凤鸣”,交织混响,洋洋盈耳,作者极力鼓动朋友不要耽误美好时光。这就流露了作者因不满现实而及时行乐的思想情感。
《巴女词》是诗人李白的五言绝句,被选入《全唐诗》的第184卷第59首。诗中巴女的丈夫大约是乘船东下去经商,所以诗人模仿巴女的口吻,用极简单的几笔,勾勒出与丈夫分别时的情景,道出了女子当时的不忍分别的复杂心情。借用水如箭、船若飞与问“郎几岁归”的心情进行对比,隐隐露出丈夫告别家乡远游的丝丝悲痛。此诗语言朴素简洁,语言明快自然、不假雕琢,真切生动地表现了巴女那种真挚淳朴的思想感情。
这首诗当作于开元十四年(公元726年)诗人二十五岁去蜀途中,行至巴地,拟民歌之作。自此之后,不断有拟作,表现了李白对民歌的倾心和学习。

诗人李白资料

赏析作者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 查看详情>>

诗人李白作品: 《赠常侍御》 《拟古·运速天地闭》 《送通禅师还南陵隐静寺》 《古风·西岳莲花山》 《赠从弟南平太守之遥》 《咏槿·园花笑芳年》 《赠韦侍御黄裳》 《寄上吴王三首》 《赠徐安宜》 《江上秋怀

《出妓金陵子呈卢六四首》相关古诗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