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涣传》注释译文

朝代:宋代诗人:欧阳修文言文:崔涣传更新时间:2018-09-13
崔涣通晓经学,擅长论议。崔涣十岁时,他的父亲去世,在守丧期间,崔涣的悲痛超过了一般人,陆元方因此认为崔涣不同寻常。崔涣进入仕途的第一个职务是亳州司功参军,之后不断升迁直至担任司门员外郎。杨国忠厌恶崔涣不依附自己,就将他调出京去担任巴西太守。安史之乱爆发,唐玄宗逃往四川,崔涣去迎接并谒见玄宗。玄宗接见了崔涣,并当场跟他讨论问题,(玄宗听了崔涣的回答)认为崔涣精通治国的道理,为现在才得到崔涣这样的人而感到遗憾,房琯也大力推荐崔涣,就在当天,玄宗任命崔涣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元载执政期间,与宦官董秀槃勾结,想要长期得到皇帝信任。(崔涣)很痛恨元载这种做法,于是去求见皇帝,义正词严地揭发元载的奸心。代宗皇帝说:“元载虽然算不上持重谨慎的人,但能够让朝廷内外和谐融洽没有隔阂,也算是能臣。”崔涣说:“‘和’之所以被人们看重,那是因为有‘礼’的节制(约束),不用‘礼’去节制(约束),怎么能得到真正的‘和’呢?现在动乱刚刚平息,各个阶层的人都希望能天下太平。元载作为宰相,应该申明国家制度,让天下人改变对朝廷的看法、对朝廷充满信心。可是元载却凭借权势培植私党,把破坏国法当成变通,把乱施恩惠当成宽容,迁就下属,通过屈从附和来获得世人的接纳,这是让国家政治昏暗、让皇上威权不振的做法啊,我不明白为什么皇上还认为他是能臣!”代宗听了崔涣的话没有再说什么。刚好这时候崔涣兼任税地青苗钱物使,按照朝廷当时制度,青苗税被用作百官的料钱,崔涣的手下将不值钱的东西作为使者的食料,值钱的为百官的食料。元载暗示皇城副留守张清揭发崔涣的过错,皇帝下令尚书左丞蒋涣调查清楚是否确有其事。蒋涣调查结果显示,张清揭发的情况属实,加上元载又恨厌恶崔涣,崔涣因此被贬为道州刺史。后来崔涣去世,朝廷赠与了他太子太傅的荣誉职衔。
崔涣的儿子叫崔纵。崔纵从协律郎的职位连续升迁至监察御史,刚好碰上皇帝下诏挑选县级行政长官,崔纵就被朝廷授予蓝田县令的职位,在担任蓝田县令期间,崔纵大力推行德政去教化百姓,蓝田县的人民因此为崔纵立碑以歌颂他的功德。崔涣被贬为道州刺史后,崔纵辞去了金部员外郎的官职去奉养父亲,之后崔纵陆续担任了汴西水陆运使等职务。(田悦造反)朝廷军队围困叛军时粮草短缺,朝廷下诏让崔纵为奉命平叛的四个节度使的军队提供粮草,(崔纵事情办得很漂亮)此后军粮充足。德宗避乱到奉天,各方镇的勤王之师还没到达,崔纵力劝李怀光不顾一切去保护德宗,表示将所有为军队准备的财物拿出来满足李怀光的需求,李怀光的军队久战之后疲劳不堪,渡黄河时滞留河中,徘徊不进。崔纵带着金帛财物率先过河,然后下令说:“渡过河的士兵马上给予赏赐。”士兵们为得到赏赐争先恐后的渡河西进,于是顺利赶到奉天与德宗汇合。崔纵之后升迁为京兆尹,并给皇帝进言说:“李怀光立场不坚定,做事不近人情,应该防备他。”后来皇帝转移到梁州,崔纵没有来得及追随皇帝,皇帝左右的人就说崔纵的坏话,说崔纵向来与李怀光交好,恐怕不会再跟来。皇帝却说:“了解崔纵的人是我啊,我对崔纵的了解不是你们这些人赶得上的。”后来过了几天,崔纵果然赶了过来,皇帝授予他御史大夫的职务。崔纵处理政事从大局出发,不重视细枝末节。崔纵死年六十二。谥号为“忠”。
当初,崔涣被元载排挤(压制),崔纵在元载执政期间,不追求名誉和地位。崔涣在世时有个爱妾,崔纵把她当母亲侍奉。崔涣的这个爱妾个性暴躁乖戾,虽然崔纵是朝廷高官,她仍然多次打骂崔纵,但是崔纵带领妻子儿女看她脸色行事,奉养从不懈怠,当时的人认为这是一件非常难得的事情。
毕诚,字存之,是黄门监毕构的堂孙。毕构的弟弟毕栩,生下了毕凌,毕凌生下毕匀,世代没有官职,从事盐价生意。毕匀生下毕诚,毕诚很早便成了孤儿。毕诚晚上燃柴读书,母亲同情他读书疲惫,夺去火把让他睡觉,毕诚不肯休息,于是能通晓经书史书,擅长诗文。太和年间,毕诚考中进士,进入杜惊的幕府,任侍御史。起初李德裕与杜惊共同辅政,两人不和,所以朝廷让杜惊出京任剑南东川节度使。旧官中只有毕诚一如既往问讯杜惊,给他饯行,李德裕嫉恨毕诚,让他出京任慈州刺史。毕诚积功升任驾部员外郎、仓部郎中。按照先例,显要有权势的人家,都把担任仓、驾二官视为耻辱,毕诚却如居位高禄厚之官一样劲头十足,没有二话。宰相了解他,召他入翰林院任学士。
党项族扰乱河西,宣宗曾召他访谈边事,毕诚援古引今,条陈击破羌人的策略非常详尽,宣宗皇帝高兴地说:“我将选择有才能的将帅,谁说像廉颇、李牧一样的人只能待在我的宫署中?你就替我去征战吧!”毕诚应声唯唯,皇上立即让他担任刑部侍郎,出任河西供军安抚使。毕诚到了军中,派官吏前去安抚羌人,让他们明白(利害),羌人都归附朝廷。当时的戍兵常常苦于调济粮食,毕诚招募士兵安置屯田,每年收谷物三十万斛,皇上下诏书嘉奖称赞,又升任河东之官。河东更加接近胡地,毕诚重修杷头七十处烽火台,小心警戒以防备敌人,贼寇不敢进来。懿宗即位,召他担任户部尚书。不久,以礼部尚书身份兼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服丧二年后,坚持称自己有病。改任兵部尚书,又被解除官职。不久兼任平章事,管理河中。死时,年六十二岁。毕诚尤其擅长为政之方,既已显贵,所得的俸禄,用来养护穷困的宗属,从没间断过。开始,毕诚被宣宗皇帝知晓,皇上曾答应让他做宰相。令狐绹嫉恨毕诚,毕诚一共三次徙官,不能回还京城。毕诚寻思结交令狐绹的办法,到太原,寻得装扮华丽的美女献给他。令狐绹说:“太原跟我没机缘,现在用美女作诱饵,将会破败我的家族。”不肯接受。太医李玄伯,是皇上所喜欢的人,毕诚用七十万钱聘请他,夫妇每天亲自伺奉李玄伯进食,博得了李玄伯的欢心,毕诚于是把李玄伯进献给皇上,李玄伯被宠爱的程度超过了后宫。李玄伯又治丹药进献给皇上,皇上吃了之后,背上生出疽来。懿宗即位,收捕李玄伯和方士王岳、虞芝等,这些人全被杀了。

诗人欧阳修资料

注释译文作者欧阳修

欧阳修(1007年8月1日-1072年9月22日),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且在政治上负有盛名。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谥号文忠..... 查看详情>>

诗人欧阳修作品: 《武陵春·宝幄华灯相见夜》 《虫鸣·叶落秋水冷》 《蝶恋花·尝爱西湖春色早》 《勉刘申·有司精考覈》 《送朱职方提举运盐》 《寄题洛阳致政第少卿静居堂》 《李晟传》 《送高君先辈还家》 《送张洞推官赴永兴经略司》 《呈圣俞·吾爱陶靖节

《崔涣传》相关文言文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