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情·韬光古庵嵌山谳》鉴赏

朝代:清代诗人:郑燮古诗:道情·韬光古庵嵌山谳更新时间:2020-10-13
这首诗是1730年(雍正八年),郑板桥40岁游杭州时所作。当时诗人住在韬光庵,受到了众僧人的热情款待,游兴甚欢。然而,纵使在这清静的方外之地,生性放达的郑板桥也时不时产生了悲凉之感。诗中前八句以韬光庵为中心,写它的地理位置和它周围的自然形势。中间八句赞扬庵中老僧远世尘、处幽境,泯灭凡心,精进修行,也表现了诗人自己的愿望。诗歌最后六句写老僧款待作者和作者当时的心境,他甚至希望在此“了此前生果”。诗歌中充溢着一种凄清孤寂的情怀,流露出诗人些许遁世的思想。
这组诗作于1725年(雍正三年),为郑板桥出游北京时所作。诗中表达了他对仕途的鄙弃、对家乡的思念,也抒写了对闲居情趣的向往。这段时间,郑板桥每天放言高论,评议人物,无所顾忌,因此有狂名。很快,郑板桥的狂傲引起了那些利禄之徒和庸俗之辈的攻击。京师的“强劲风沙”对郑板桥来说,无异于当头棒喝,将其雄心和热情吹得隐隐作痛。初出茅庐便遭受挫折,遂使郑板桥心生厌倦。《燕京杂诗》便表露了这种心态。

诗人郑燮资料

鉴赏作者郑燮

郑板桥(1693-1765),原名郑燮,字克柔,号理庵,又号板桥,人称板桥先生,江苏兴化人,祖籍苏州。康熙秀才,雍正十年举人,乾隆元年(1736年)进士。官山东范县、潍县县令,政绩显著,后客居扬州,以卖画为生,郑燮为扬州八怪重..... 查看详情>>

诗人郑燮作品: 《游白狼山·悬岩小阁碧梧桐》 《题半盆兰蕊图》 《秋荷·秋荷独后时》 《道情·邈唐虞远夏殷》 《弄潮曲》 《青莲斋联·从来名士能评水》 《踏莎行·无题》 《邺城·划破寒云漳水流》 《邺城·划破寒云漳水流》 《瓮山示无方上人

《道情·韬光古庵嵌山谳》相关古诗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