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宋州》注释译文

朝代:唐代诗人:李端古诗:过宋州更新时间:2017-04-14
注释
⑴宋州:在今河南省商丘县南,唐时为睢阳郡治所在地,又名宋城。
⑵睢阳:即宋州。
⑶外绝:与外面断绝了联系,指贺兰进明未能给睢阳增派援军之事。
⑷世乱:指安史之乱。忠臣:指张巡、许远等三十余名同时殉国的唐将。
⑸时清:指叛乱已被平息。明主:即英明的君主。
⑹将军:指张巡等人。
作品译文
睢阳限于叛军之手时,与外界断绝了关系,救兵一直没有到来。
遭逢乱世,忠臣惨遭屠戮;虽然现在叛乱已定,但仍然让英明的皇上为之感到悲哀。
时值初春,荒芜的郊外,杂草遍地;残垣废垒纵横,到处野花盛开。
我为将军之事痛哭流涕,可是往事悠悠,如水东流,永不回转,哭又有什么用。
此诗开篇写睢阳之所以落入叛军之手,惨遭蹂躏,是因为没有救兵,且在城破之时,仍未见到一个救兵,诗人的愤懑之情,溢于言表。接着言“世乱忠臣死”,与“时清”“明主”形成鲜明的对比,暗含诗人对昏庸的唐王室的愤激之情。连“明主”都感到“哀”,也更可见忠臣的忠诚和悲凉。后半部分写宋州的残壁荒草,其惨状触目惊心,更让人哀叹忠臣之固守,救兵之不来。然而往事已如流水逝去,且时下朝政日坏,诗人自己也无能为力。
这首诗写前时名将之事,题为“过宋州”,开篇却未写“过宋州”所见之景,而是感触城破之时,救兵不至,复又言忠臣身死,以至君王悲哀。行文至此,方写“过宋州”时所见之荒芜惨景,抚今追昔,让人悲不自禁,末尾却欲哭无泪,悲痛如流水不绝,留下无穷无尽的悲哀与思索。在诗中,诗人严肃地指责了安史之乱,痛心地伤悼了张、许二位将军。全篇慷慨悲凉,感人肺腑,用词浅淡,意蕴绵长。

诗人李端资料

注释译文作者李端

李端(737-784),字正已,赵州-人,唐代诗人。少居庐山,师事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 查看详情>>

诗人李端作品: 《与郑锡游春·东门垂柳长》 《卧病闻吉中孚拜官寄元秘书昆季》 《送友人游蜀》 《赠李龟年·青春事汉主》 《得山中道友书寄苗钱二员外》 《救生寺望春寄畅当》 《送杨皋擢第归江东》 《题故将军庄·曾将数骑过桑乾》 《代宗挽歌·祖庭三献罢》 《宿山寺思归·僧房秋雨歇

古诗《过宋州》的名句翻译赏析

《过宋州》相关古诗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