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寄望江南·忆应蕙兰》创作背景

朝代:现代诗人:谢觉哉古诗:调寄望江南·忆应蕙兰更新时间:2020-10-20
《调寄望江南·忆应蕙兰》是近代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谢觉哉创作的一首词。该词表达了词人对应蕙兰高尚的革命情操的赞美,以及对其不幸遇难的沉痛哀悼之情。
1931年秋到1932年底,谢觉哉在湘鄂西洪湖苏区战斗、工作、生活了一年半的时间,先后担任过省委政治秘书长、苏维埃政府文化部副部长兼政府机关报《工农日报》主编、省委党校教务长等职,他又一次看到广大人民群众对革命事业所表现出来的无限忠诚和坚强斗志,内心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特别是他结识了一大批为翻身求解放的英雄妇女,她们冲破层层的封建束缚,带领广大劳动妇女,开展土地革命,组织妇女协会,和男同志一样义无返顾地去支援革命战争,从她们身上看到了中国妇女的阶级品格、高风亮节和革命情操。经查阅谢觉哉日记可以知道,洪湖苏区的应蕙兰、张孝贵、刘桂贞3位英雄妇女的事迹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3位代表人物,在第四次反“围剿”中被俘,宁死不屈,大义凛然,面对敌人的屠刀,为人民的革命事业献出了自己火红的青春。因为当时斗争环境残酷,被俘后生死消息一时很难得以证实。谢觉哉特别关注应蕙兰被俘后的情况,从他平时的了解和观察,相信她不会变节,但又无从获得消息,所以被俘身陷敌营时,谢觉哉就写诗怀念她。
①调寄望江南:望江南为词牌名,原为唐代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即词调的名称。也称“忆江南”、“梦江南”、“江南好”。调寄是指用望江南的词调谱词。词调一般包括词的字数、韵数以及平仄式等内容。词还有单调、双调之分,单调只有一片。双调可分两片,前片叫前阕或上阕,后片叫后阕或下阕。谢觉哉这首词就有上下两阕。应蕙兰: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湘鄂西洪湖苏区农村的一位妇女,后光荣牺牲。谢觉哉特写该词对她表示怀念。
②萋萋:草长得很茂盛的样子。《诗经·周南·葛覃》:“施于中谷,维叶萋萋。”唐崔颢《黄鹤楼》诗云:“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③湖水逝:湖指洪湖;逝:消失。
④岭梅:江西大庚岭上的梅花。杜甫《秋日荆南述怀》:“秋水浸湘竹,阴风过岭梅。”谢觉哉写该词时正在江西中央苏区革命根据地。
⑤犹疑:还不相信。
⑥鼓枻:摇动船的短浆。菱湖:这里指洪湖。洪湖盛产菱与荷。荡漾:风吹过水面激起的波纹。
⑦露营:军队野外宿营称露营。禾垅:耕地上用人工做成的土埂。泛指种庄稼的田地。
⑧依稀:似有若有,模模糊糊,不太清楚。鲁迅《无题》诗:“梦里依稀慈母泪,城头变幻大王旗。”清凄:清冷寒凉。

诗人谢觉哉资料

创作背景作者谢觉哉

谢觉哉(1884年4月27日-1971年6月15日),字焕南,别号觉哉,亦作觉斋。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延安五老之一、著名的法学家和教育家、杰出的社会活动家、法学界的先导、人民司法制度的奠基者。..... 查看详情>>

诗人谢觉哉作品: 《和林老自寿诗次韵》 《南泥湾纪行·偶题》 《慰问边防将士为解放军画报作》 《哭甘泗淇同志》 《在范亭处谈毛主席的思想方法》 《调寄望江南·忆应蕙兰》 《次韵答钱太微叟赠诗》 《访杏花村·逢人便说杏花村》 《南泥湾纪行·探梢沟》 《晨起偶成

《调寄望江南·忆应蕙兰》相关古诗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