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都望幸》创作背景

朝代:唐代诗人:章碣古诗:东都望幸更新时间:2017-05-16
《东都望幸》是唐代诗人章碣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诗的头两句写:居住“东都”(洛阳)的宫女们懒得梳妆打扮,佩带珠翠,登上高台,盼望皇帝临幸;她们那双像初月一样美的弯眉,也因为怨恨而紧锁着。对于她们这样神情黯然、满怀怨恨的原因,后两句诗作了说明:原来她们知道,即使皇帝从长安东巡到洛阳来,也是要领着他的“美人”来的。也就是说:她们盼望临幸的愿望是要落空的。从字面上看,这首诗写的是“宫怨”,是东都宫女对君王的怨恨;实际上,这是一首隐喻诗,它的主旨不是“宫怨”,而是“士怨”,即准备应试的知识分子对主考官的怨恨。
据五代王定保的《唐摭言》卷九“好知己恶及第”条云:“邵安石,连州人也。高湘侍郎南迁归阔,途次连江,安石以所业投献遇知,遂攀至整下。湘主文,安石摧第。诗人章碣赋《东都望幸》讽刺之。”可知这首诗为讽刺唐代科举制度中拘私舞弊的情形而作的。
注释
⑴东都望幸:东都指洛阳,那里的宫女们盼望皇帝的幸临。
⑵珠翠:宫中美女头上佩饰的珍珠宝物。高台:宫中的高楼。
⑶眉月:弯弯的眉毛象初月一样美丽。连娟:美好的样子。恨不开:愁眉不展。
白话译文
无心打扮登上宫院高台,
心绪恨怨眉头紧锁不开。
即使皇帝幸临也是无益,
狠心君王自带美人前来。

诗人章碣资料

创作背景作者章碣

章碣(836年-905年),字丽山,汉族,唐朝诗人。乾符三年(876年)进士及第。天佑二年(905年)去世。章碣首创变体诗。在律诗中,一变通常只需偶句押韵的格律,要求偶句、单句平仄声各自为韵。一时赶时髦者竞起效..... 查看详情>>

诗人章碣作品: 《寄友人·谢家山水属君家》 《春日经湖上友人别业》 《观锡宴·倾朝朱紫正骈阗》 《长安春日·春日皇家瑞景迟》 《夏日湖上即事寄晋陵萧明府》 《曲江·日照香尘逐马蹄》 《赠边将·千千铁骑拥尘红》 《观锡宴·倾朝朱紫正骈阗》 《城南偶题·谁家朱阁道边开》 《寄江东道友·野亭歌罢指西秦

古诗《东都望幸》的名句翻译赏析

《东都望幸》相关古诗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