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日雪不止》注释译文

朝代:清代诗人:陈维崧古诗:二日雪不止更新时间:2020-10-31
注释
客年:指去年。
豗(huī)声:露喧声,指狂风呼啸。
只欲:直要。
发:掀翻。
飏(yáng):飞扬,飘扬。
龟(jūn)手:手上皮肤因寒冷干燥而开裂。龟,同“皲”。
马矢:马粪。马粪可作燃料。
猬缩:像刺猬般蜷成一团,形容挨冻之状。
牛宫:牛棚。
冻馁(něi):饥寒。馁,饥饿。
白头:谓年老。
蹇(jiǎn)拙:行动迟缓,笨拙不灵。喻生活窘困。
白话译文
新年的大雪压着去年年底的大雪,昨日的寒风吹进今日的寒风。
寒风呼啸的声音直要把人家的屋顶掀掉,大雪声势骇人,旋转飞扬,盖满天空。
农民手冻裂了还在捡拾马粪,邻家老妇冻得像刺猬一样缩成一团,睡在牛棚一样的破屋中。
如果能使普天下的人免遭饥寒交迫之苦,自己心甘情愿终生受穷。
诗的前四句极力渲染风雪之猛烈,显未有“寒冷”字样出现,但由于诗人在铺陈与描写时,既有静态,又有动态,静中有动,动静结合,从而生动逼真地渲染出风置交加、天寒地冻的氛围,使人感同身受,如临其境。
五、六两句着重抒写穷苦百姓在冰雪酷寒日子里的苦楚。全句通过白描写实手法,真实、深刻地反映了农民生活的苦楚。
最后两句诗人直抒胸臆,坦露心怀,表明只要天下百姓免受冻馁之苦。即使自己暮年穷困,也甘心情愿。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诗云,“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陈维崧在此诗中化用了杜甫的诗意表现出了一个关心百姓疾苦,努力为百姓解除苦痛的诗人的高尚境界。
此诗语言浅近,朴实无华,自然、平易而无矫揉造做之弊,增强了诗歌的真实感和力度。此诗立意不凡,角度选取切当。一般说法皆谓瑞雪兆丰年,民间谚语则称“麦盖三床被,头枕馒头睡”。然而诗人却另选角度,侧重抒写百姓冻饿之苦以及诗人的关切之情。情真意切,颇具感人至深之功。

诗人陈维崧资料

注释译文作者陈维崧

陈维崧(1625-1682年),字其年,号迦陵,江苏宜兴人。明末清初词坛第一人,阳羡词派领袖。明末四公子之一陈贞慧之子。明熹宗天启五年(1625年),陈维崧出世,幼时便有文名。十七岁应童子试,被阳羡令何明瑞拔童子试..... 查看详情>>

诗人陈维崧作品: 《满庭芳·咏宣德窑青花脂粉箱为莱阳姜学在赋》 《丰乐楼·辛酉元夜同蕺山赋》 《玉山枕·秋夜较亡友史远公青堂词卷竟凄然缀此》 《菩萨蛮·和龚伯通寄于生用原韵》 《江城子·戏写姬人领巾》 《离亭燕·雨中将发梁溪》 《满江红·赠溧阳王参戎》 《玉梅令·南耕所葺书舍颜曰梅庐。昨始移得古梅一株遽以誇我走笔戏柬》 《夜游宫·秋怀》 《菩萨蛮·梨花簌簌飞红雪

《二日雪不止》相关古诗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