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犬救幼女》注释译文

朝代:唐代诗人:无名氏文言文:犬救幼女更新时间:2018-07-30
解释
1。采薪:砍柴。
2。及:赶上、追上。
3。许:大约、左右。
4。俄:不久,过了一会。
5。薄:迫近,将近。
6。暮:傍晚。
7。竟:终。
8。绝:死。
9。或:也许;可能。
10。驯:驯服。
11。俱:都。
12。归:回来。
13。乃:竟然。
14。雍正:清爱新觉罗胤禛的年号。
15。畜:养。
16。负:背
17。相:互相
18。济:作用
19。或:也许,可能
20。奇:称赞
译文
呈贡县村民养了一条狗,十分温顺。母亲下午一时到三时左右上山砍柴时,小女儿跟随她但是赶不上,比母亲落后一里左右。片刻,下起了大雪,母亲傍晚背着柴回来,发现女儿和狗都不见了。母亲非常惊恐,在村中来回跑大声呼叫,始终不见女儿。邻居们帮助她寻找,也对事情的解决没有丝毫作用。这天晚上父母悲痛欲绝,认为女儿或许被水淹死了,或许掉进井里了,或许被狼吃了。凌晨,父母再次请邻居帮助寻找女儿。见到女儿睡在一棵大树下,狗依偎在旁边,竟然没有死。这是雍正十一年十一月的事情,当地(同县)的人没有一个不称赞的。
注释
(1)攘:rǎng 窃取,偷。
(2)其:代词,他的。
(3)之:1.助词,的。2.代词,他。
(4)或:有人。
(6)是非:这不是。(5)告:劝告。
(7)君子:这里指行为端正的人 。
(8)道:此处指行为道德。
(9)损:减少,减小
(10)月攘一鸡:每月偷一只鸡。 月:每月,一个月。 攘:偷。一鸡:一只鸡。
(12)以:连词。用法相当于“而”。
(13)待:等到。
(14)来年:明年。
(15)然:这样。
(16)后:以后。
(17)已:停止。
(18)如:既然。
(19)知:知道。
(20)其:代词,代那件事。
(21)非义:不符合道德、事理。
(22)斯:连词。那么,就。
(23)速:马上。
(24)矣:了。
(25)何:为什么。
译文
有一个每天都要偷邻居家一只鸡的人。有人劝告他说:“这不是行为端正、品德高尚的人所拥有的道德。”他回答说:“那就让我减少这种行为吧,(以后)每个月偷一只鸡,等到明年我就不偷了。”如果知道偷鸡不对,就应该马上改正,为什么还要等到明年呢?

诗人无名氏资料

注释译文作者无名氏

佚名,亦称无名氏,指身份不明或者尚未了解姓名的人。源于古代或民间、不知由谁创作的文学、音乐作品会以佚名为作者名称。在汉语中,常用张三、李四、某君、某某、某甲、子虚乌有等暂时用作为无名氏的..... 查看详情>>

诗人无名氏作品: 《吴王射狙》 《初过汉江》 《忆秦娥·瑶台月》 《满江红·雪共梅花》 《子夜四时歌·夏歌》 《引声歌·天地之道》 《蓦山溪·青春三月》 《无名氏·白伫舞歌诗》 《企喻歌·男儿可怜虫》 《南岳夫人授太上宫中歌

《犬救幼女》相关文言文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