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诗传》注释译文

朝代:魏晋诗人:陈寿文言文:费诗传更新时间:2018-10-31
费诗,字公举,犍为郡南安人。刘璋时期费诗任绵竹县县令,刘备攻打绵竹时,费诗率先举城投降。成都平定后,刘备兼任益州牧,任命费诗为督军从事,出任。。。。太守,还朝为州前部司马。刘备为汉中王,派遣费诗前往荆州任命关羽为前将军,关羽听说黄忠为后将军,十分生气地说:“大丈夫终不与老兵同列!”不肯接受任命。费诗对关羽说:“创立帝王事业的人,所任用的人才并非都会是一样的,从前萧何、曹参与汉高祖从小就是亲密老友,而陈平、韩信都是逃亡而后来的,论他们在朝中所排位次,韩信居位最高,但未听说萧何、曹参因此有过任何怨言。如今汉中王以一时间的功劳,对黄忠厚加恩宠崇敬,然而内心里难道真会把他与您同等看待吗?并且汉中王与您,譬如一体,同休共戚,祸福同当,我要是君侯您的话,就不会去计较这些官号的高低、爵禄的多少了。我乃一介使臣,奉命行事之人,您若真不受封,如是便回京,只是对您的举止颇为惋惜,恐怕您有后悔之日啊!”关羽大为感悟,于是当即接受了任命。后来群臣商议打算共推汉中王刘备称帝号,费诗上疏说:“殿下因为曹操父子逼迫献帝篡夺皇位,故此才羁旅万里,招聚士众,将共讨曹贼。如今大敌尚未消灭,而自己先做起皇帝,恐怕人们内心对您的动机有所怀疑。从前汉高祖与楚霸王有约在先,先破秦者为王。等到屠城咸阳,抓获子婴,还仍怀推让之心,况且今日殿下还未出门庭,便打算自立为帝呢!愚臣确实不愿意殿下这么做。”由此而忤逆刘备的本意,降职为永昌从事。
建兴三年(235),费诗跟随诸葛亮南行,回来至汉阳县,投降者李鸿前来拜见诸葛亮,诸葛亮会见李鸿时,蒋琬和费诗都在坐。李鸿说:“路过孟达那儿时,正遇王冲从南边来,说过去孟达去留之事,明公您对他切齿痛恨,打算诛杀孟达的妻子儿女,幸亏先主不听这种意见。孟达说:‘诸葛亮了解其中的前后本末,最终不会那么做。’根本不信王冲的话,他相信和敬仰您,无以复加。”诸葛亮对蒋琬、费诗说:“回到京城应当与孟达写封信让他知道这些情况。”费诗进言说:“孟达这个家伙,过去待奉刘璋就不忠,后来又背叛先主,反复无常的小人,怎么值得给他写信呢?”诸葛亮默然不语。诸葛亮企图引诱孟达作外援,最后还是给孟达去信说:“往年南征,年底才回来,前不久与李鸿在汉阳相会,得知你的消息,慨然长叹,以是明白你的平生志向,岂徒有空名虚荣,善于变易呢!哎呀孟达,那时确实是刘封欺凌你,伤害了先帝宽待士人的声名;又李鸿说到王冲瞎编假话,说你能量度我心,不听王冲胡言。寻思你已表明的言语,追忆我们平生的友好,心情依依东向眺望,故此才给你写下了这封信。”孟达得到诸葛亮的信,几次与他来往信息,其中意思打算叛离魏国。魏国派遣司马懿前往征讨,旋即斩杀孟达。诸葛亮也因为孟达没有坦诚之心,故不发兵救援他。蒋琬执政后,任命费诗为谏议大夫,费诗在家中去世。
杜微,字国辅,梓潼郡涪县人。他年少时在广汉人任安门下学习。刘璋征召他为从事,因病而去官。待刘备平定蜀地,杜微常常装作耳聋,在家中不出来。
建兴二年(224),丞相诸葛亮兼任益州牧,选拔迎纳和任职委官都是有德望的故老,以秦宓为州别驾,王梁为功曹,杜微为主簿。杜微坚辞不就,最后用车子把他拉来。来到官府后,诸葛亮考虑到杜微耳聋听不到人讲话,于是在座上用笔与他交谈:“悦服地听到您的品行,渴望见到您已有很长时间了,只因清、浊分流,故无缘面见请教。王元泰、李伯仁、王文仪、杨季休、丁君干、李永南兄弟、文仲宝等,常常赞叹您的高尚志趣,一直未能见面。我才疏学浅,管领益州,德薄而任重,为此深深忧虑。后主年方十八,天性仁厚聪敏,爱惜德行之人,礼待贤良之士。天下人都想望汉室重兴,我想与您一道顺应天意民心,辅佐英明主上,以建创复兴汉室功业,让勋绩垂载史册。只因常言道贤者与愚者不能一起共事,故此您自动隔绝与政治联系,独守勤劳之身,不图屈身于人而已。”杜微自称年老多病乞求归返家国,诸葛亮又致信于他说:“曹丕弑君篡位,自立为帝,这就像土塑的龙、草扎的狗一样徒有其名。正打算与各位贤士声张正义之道,讨灭这种邪恶伪诡之徒。而您却没有对我作任何指示教诲,便想请求退归山野。曹丕又极力征召劳役,准备进攻吴、楚之地。现在考虑到曹丕境内多事,故打算守住边境致力农业生产,让人民休养生息,积货蓄财,同时治理兵甲,等待他受到挫折之时,然后出兵讨伐,这样可以收到兵不战、民不劳而平定天下之功。您只需以自己的德行与名望辅助朝廷,不让您负军事之责,何必匆匆忙忙地请求归去呢?”诸葛亮对杜微的敬重就是这样。于是任命杜微为谏议大夫,以顺从他的志向。

诗人陈寿资料

注释译文作者陈寿

陈寿(233年-297年),字承祚。巴西郡安汉县(今四川南充)人。三国时蜀汉及西晋时著名史学家。陈寿少时好学,师事同郡学者谯周,在蜀汉时曾任卫将军主簿、东观秘书郎、观阁令史、散骑黄门侍郎等职。当时,宦官黄..... 查看详情>>

诗人陈寿作品: 《刘璋传》 《柳世隆传》 《朱异传》 《辛毗传》 《周泰传》 《黄忠传》 《秋日武陵客舍写怀》 《徐奕传》 《邴原传》 《郭淮传

《费诗传》相关文言文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