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春·皇天平分成四时》创作背景

朝代:唐代诗人:韩愈古诗:感春·皇天平分成四时更新时间:2020-03-31
《感春四首》是唐代诗人韩愈所创作的一组七言古诗。这组诗以人生的被困开始,以逃于酒作结,先确立了一个“东西南北皆欲往”的志士形象,现实阻隔,物质上的局限使得志士只能老死一曲,接着是圣君治下,志士承认自己的无用,然后是肌体的衰老、知识的欺人使得志士再难维持起码的自信,最后,志士只好逃到酒里,了此一生。此诗语言豪健,但挫折感显得格外深沉。
唐宪宗元和元年(806年)春,韩愈在江陵府任法曹参军。法曹参军,官阶正七品下,品第在中县县令和中下县县令之间,社会地位不高。参军常受主司的责骂,亦时有遭鞭鞑之刑的威胁。韩愈对这种处境十分不满,心情苦闷。《感春四首》或因时感怀、或因事感怀。
注释
5.皇天:天。皇,尊词。四时 春、夏、秋、冬四季。
6.漫诞:春风飘荡的样子。最可悲:意谓春天最容易动人的伤感之情。
7.妆:妆饰。
8.白日:太阳。天维:天幕。
9.喧:鸣叫。咽:悲鸣。留不得:不能留,指春光留不住。
10.四红萼(è):红花。从:随。
11.岂如:不如。惨冽:阴森寒冷。
12.老物:指秋天衰老的植物。
13.径:直。沽酒:买酒。
14.自外天地:置身于天地之外。
15.怜:喜爱。李:指唐代诗人李白。杜:指唐代诗人杜甫。无检束:不拘束自己。
16.烂漫:指饮酒沉醉后放浪形骸的样子。文辞:指诗作。
17.屈原:战国时楚国爱国主义诗人。离骚:《楚辞》篇名,屈原的代表作。二十五:屈原流传下来的作品共二十五篇。
18.哺啜(chuò):喝,饮。糟:酒槽,借指酒。醨(lí):薄酒。
19.此子:指屈原。子,古代对男子的美称。
20.圣:借指美酒。古人以白酒为贤人,清酒为圣人。不到圣处:即不饮美酒。宁:岂。
21.尧舜:古代两位贤君。此借以颂美宪宗李纯。明四目:《尚书 ·舜典》有“辟四门,明四目,达四聪”的话,意思是广开门路以招贤俊,多视多听以决壅蔽。
22.条理品汇:指处理国家大政既有条理,又有轻重缓急的次序。
23.平明:早晨。
24.酩酊(mǐng dǐng):大醉的样子。
白话译文
皇天把年年平分成四季,而春气弥漫的日子最令人感到悲伤。
各种各样的鲜花妆点着树林,绿草如茵覆盖着大地,坐在那儿可以看到太阳渐渐从天空斜倾下来。
蜂蝶喧闹,百鸟鸣叫,却也留不住时光的消逝,千万片红色的花瓣都随风吹落在地上。
哪儿象肃杀的秋霜,它虽然惨烈寒冷,但只摧落那些没人怜惜的衰老之物。
为了这种缘故就必须买酒痛饮,将自己置身于天地之外而抛弃一切烦恼。
近世的人中我最爱李白和杜甫的无拘无束,他们天真烂漫,终年长醉,写出许多美好的诗篇。
屈原写有《离骚》等二十五篇楚辞,他不愿意吃世俗的酒糟与薄酒而和俗人同醉,真可惜啊,屈原虽然为人善于文辞,但没有能达到“圣人”的地步不也太痴心了吗?
现在幸亏遇上了尧舜一般的明君,能够明察四方,一切都处理得井井有条,而品评录有人才也非常恰当。
我平明出门到黄昏才回到官舍,那个在马上喝得酩酊大醉的人,你们一看就知道是谁了。

诗人韩愈资料

创作背景作者韩愈

韩愈(768年-824年12月25日),字退之,河南河阳人,自称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唐代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贞元八年,韩愈登进士第,两任节度推官,累官监察御史。后因论事而被贬阳山,历..... 查看详情>>

诗人韩愈作品: 《双鸟诗·双鸟海外来》 《琴操·别鹄操》 《赠河阳李大夫》 《琴操·岐山操》 《郴口又赠·山作剑攒江写镜》 《入关咏马·岁老岂能充上驷》 《郴口又赠·山作剑攒江写镜》 《昼月·玉碗不磨着泥土》 《花岛·蜂蝶去纷纷》 《同李二十八夜次襄城

《感春·皇天平分成四时》相关古诗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