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讽·奇俊无少年》注释译文

朝代:唐代诗人:李贺古诗:感讽·奇俊无少年更新时间:2020-04-13
注释
⑯奇俊:才智杰出的人。
⑰日车:太阳。躃(bì)躃:行走缓慢的样子。
⑱纡(yū)双绶(shòu):指做高官。《汉书·霍光金日磾传》载,金日磾的两个儿子八九岁的时候便封高官,佩双绶。纡,结,系。绶,系在官印上的丝带。
⑲星星发:花白的头发。
⑳都门:东都洛阳城门。贾生:贾谊,洛阳人。年少才高,被汉文帝重用,但受到毁谤排挤,被贬为长沙王太傅,三十三岁时含愤而死。
㉑青蝇:吊客。《三国志》:“虞翻流放交趾,自伤身无可无语,死当以青蝇为吊客。”
㉒摇扬:飘摇。一作“垂杨”。
㉓愤景:悲愤的景象。肃杀:严酷萧索之貌。
㉔“皇汉”句:此指西汉的十二位皇帝。皇,大。
㉕帝:此指汉文帝。睿(ruì)哲:圣明,英明。
㉖一夕:即一朝、一旦之意。竖儿:小子。此句一作“反信竖儿言”。
㉗文明:昌明的政治。沦歇:沉没消歇。
白话译文
年轻人被轻视,难成俊杰,太阳之车为何这样缓慢运行!
我殷切期待着能得到通显之位,快把白发赐给我,以能早得重用。
洛阳城门外有贾谊的坟墓一座,凭吊的人们很久以来就已断绝;
在花柳飘摇的寒食扫墓节,景象却如深秋,让人感到悲愤、萧瑟!
堂堂西汉王朝,帝王有十二个之多,只有那汉文帝,可称得上聪慧明哲;
可是一旦他也偏信了那些无耻小人,昌明的政治也就永远沉没消歇。
第二首诗表达了失意文人对进入官僚体系的渴望、焦虑、怨恨、绝望。首先是两个耀眼的榜样——金日磾的两个儿子。这两个小儿八九岁的时候便封高官,佩双绶,令李贺羡慕不已。但是他没有这种幸运,双绶没有得到,头发倒白了不少。年华已逝,功名无望,不仅焦灼,还有失制和怨恨,借贾生之事发出。文人望获得帝王的垂青,获得垂青后仍旧可能好景不长。皇帝们是那么容易听信谗言。西汉十二位皇帝中,唯有文帝堪称睿哲,但他也难免听信小人诲言。贾谊终于被贬为长沙太傅,三十三岁即忧愤而死。而今又值寒食,杨柳播荡,昔日那些毁谤贾谊的无耻小人们虽然早已不在人世,洛阳城外的贾生墓却少人吊祭,呈现一片肃杀之景。这肃杀之感是贾谊之悲与李贺之怨相互碰撞的产物。
李贺也遭小人谗言的陷害,“家讳”问题就是缘于小人的告发。贾生毕竟曾获帝王垂青,曾经进入权力核心,也算“潇洒走一回”;李贺则被小人陷害得十分彻底:当他正欲一展宏图的时候,命运之门就向他彻底关上了。但他心中永远也放不下“蒙帝王垂青”的信念。“一夕信竖儿,文明永沦歇”,一旦相信了这些进谗言的小人,便会永远失去文明的政治。这是“为帝王师”价值的“反面论证”。获得垂青,建功立业,甚至“为帝王师”,是无数文人心中的一个“心结”。“解铃还需系铃人”,可这个“系铃人”却总是期盼不至——系铃人常常只管“系铃”,不管“解铃”。

诗人李贺资料

注释译文作者李贺

李贺(约公元791年-约817年),字长吉,汉族,唐代河南福昌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有《雁门太守行》、《李..... 查看详情>>

诗人李贺作品: 《申胡子觱篥歌》 《南山田中行·秋野明》 《感讽·奇俊无少年》 《追赋画江潭苑》 《赠陈商·长安有男儿》 《新夏歌·晓木千笼真蜡彩》 《残丝曲·垂杨叶老莺哺儿》 《春坊正字剑子歌》 《谢秀才有妾缟练改从于人秀才留之不得后生感忆座人制诗嘲谢贺复继》 《秋来·桐风惊心壮士苦

《感讽·奇俊无少年》相关古诗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