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漫漫》注释译文

朝代:唐代诗人:白居易古诗:海漫漫更新时间:2020-04-17
注释
⑴三神山:指方丈、蓬莱、瀛洲这三座古来相传的海中三座神山。《史记·秦始皇本纪》:“齐人徐韨等上书,言海中有三神山,名曰蓬莱、方丈、瀛洲,仙人居之。”
⑵不死药:传说中一种能使人长生不死的药。《韩非子·说林上》:“且客献不死之药,臣食之而王杀臣,是死药也,是客欺王也。”
⑶羽化:指飞升成仙。《晋书·许迈传》:“玄自后莫测所终,好道者皆谓之羽化矣。”
⑷秦皇汉武:秦始皇、汉武帝的省称。
⑸方士:方术之士。古代自称能访仙炼丹以求长生不老的人。《史记·封禅书》:“驺衍以阴阳主运显于诸侯,而燕齐海上之方士传其术不能通。”
⑹丱(guàn)女:此指童女。丱,指把头发束成两角的样子。
⑺徐福:秦时方士,秦始皇派他带重男丱女数千人,入海求仙。文成:汉时方士,以鼓吹鬼神方术为武帝所信任,后因骗局拆穿而被杀。诳诞:犹荒诞。宋孔平仲《续世说》卷十一:“贽约憬同论裴延龄之奸,既至上前,贽极言延龄诳诞之状,不可任用,德宗不悦。”
⑻上元: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仙女名,即上元夫人。唐王勃《七夕赋》:“上元锦书传宝字,王母琼箱荐金约。”太一:即太乙,天帝神。战国宋玉《高唐赋》:“醮诸神,礼太一。”
⑼骊(lí)山:位于陕西省临潼县东南,因古骊戎居此得名,秦始皇葬于此。茂陵:位于陕西省兴平县东北,是汉武帝坟墓所在地。
⑽蔓(màn)草:生有长茎能缠绕攀缘的杂草。泛指蔓生的野草。《诗经·郑风·野有蔓草》:“野有蔓草,零露漙兮。”
⑾玄元圣祖:指老子,被唐朝皇族攀认为始祖,称其为“大圣祖高上大道阙玄天皇大帝。”五千言:指老子的《道德经》。《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馀言而去,莫知所终。”
⑿白日升青天:为方士迷信之言,意思是人服了炼成的金丹,便能成仙,能够大白天飞上天空。
白话译文
大海啊,水漫漫!直下没有底,旁侧没有边。
在那烟云浪涛最深的地方,人们传说有三座神山。
山上生长着很多的长生药草,吃了它就变化飞升,成为神仙。
秦始皇、汉武帝相信这些言语,每年派方士到神山采药去。
从古至今,只听说蓬莱山的名字,可是烟水茫茫,并没有寻觅之处。
海水漫漫,海风浩浩,望穿了眼啊,也看不见蓬莱岛。
找不到蓬莱不敢归来,男女少年们都在船中衰老。
徐福和文成多么虚妄荒诞,向上元女仙、太一尊神徒然祈祷。
你看那骊山和茂陵的坟头,毕竟是悲风吹着乱草。
又何况玄元圣祖的《道德经》,
没说过不死药,没说过求仙,没说过大白日里飞升青天。
《海漫漫》是一首长篇抒情诗,此诗用秦始皇和汉武帝求仙这些史实,告诫唐朝统治者不要做求仙这样的蠢事。诗的开头六句,描述了关于蓬莱、方丈、瀛洲三座神山以及长生不老药的传说。接着复述了史书上所记载的秦始皇和汉武帝派人访神山求不死药的事。而“海漫漫,风浩浩”几句用无可辩驳的客观事实揭示了访仙求丹的虚妄,同时也起了点题的作用。诗的结尾处“君看”六句,实际上是告诉当今皇上,当年的秦始皇汉武帝求仙,也就是落得个骊山茂陵头上悲风吹蔓草的结局。全诗读来抑扬顿挫,气势非凡。
这首新乐府诗形式活泼,通俗易懂,在七言诗的基础上夹杂着三言、九言的句子,读来富于变化,增强了诗的感染力。此诗反映了唐代政治、宗教、生活等方面的典型事例。
全诗以具体的描述揭示求仙之事原本渺茫,方士之说纯属虚妄,而死亡不可避免乃是自然之理。语意警策,足以使迷信者深省。
此诗写秦始皇、汉武帝的求仙故事,从历史事实方面力斥信方士、求神仙之非,目的在于讽喻唐宪宗。但唐宪宗并未从中吸取教训,终于因乱服金丹、精神失常而为太监陈弘志所杀。

诗人白居易资料

注释译文作者白居易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又号称香山居士,河南郑州新郑人,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有《白氏长庆集》传世..... 查看详情>>

诗人白居易作品: 《郭虚舟相访》 《早兴·晨光出照屋梁明》 《思子台有感二首》 《忆庐山旧隐及洛下新居》 《酬思黯相公晚夏雨后感秋见赠》 《哭刘尚书梦得·今日哭君吾道孤》 《醉后题李马二妓》 《答刘戒之早秋别墅见寄》 《和李澧州题韦开州经藏诗》 《宿东亭晓兴

古诗《海漫漫》的名句翻译赏析

《海漫漫》相关古诗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