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才叔岸旁古庙》创作背景

朝代:宋代诗人:梅尧臣古诗:和才叔岸旁古庙更新时间:2017-11-06
《和才叔岸旁古庙》是北宋诗人梅尧臣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是一首和人咏古庙的篇章。诗人先从外景写起,以枝条乱垂的老树,来衬托野水荒祠的冷寂。再深入描绘祠内的败落之象:土木偶人雨淋破损,扑倒在地,古旧的屋宇为狂风吹折,却有野鸟自在地栖息在满是尘埃的神座上,而座前,竟还留有渔人祀神求福献酒的竹杯。诗人见此情景,不由得哀神灵的虚妄与民风的朴陋,于是借《楚辞》发之。此诗不仅如陈衍所评“写破庙如画”,极其传神,且寄寓了深沉的哲学理念,辞古而意新,有醒世之效。
1034年(景祐元年)秋,梅尧臣自汴京南归,由汴河入淮河,经运河,溯长江而至宣城。此诗为其途中所作。
注释
⑴才叔:未详。一说指石苍舒,字才叔,雍(今陕西凤翔)人。
⑵缨(yīng):原指丝、线等做成的穗状饰物,此处形容下垂的枝条。
⑶偶人:指土木刻绘塑造的神像。踣(bó):僵扑。
⑷摧:毁坏。
⑸坐:通“座”,指神座。
⑹奠:设酒食以祭。竹杯:以竹为杯,旧时神庙以此卜吉凶。
⑺山鬼:屈原《楚辞·九歌》篇名,祀一山中女神,因其非正神,故称“山鬼”。此处借指荒庙所供之神。
⑻楚辞哀:屈原所作《楚辞》大多情调哀怨凄婉,故云。
白话译文
苍老的大树胡乱地垂着枝条,荒凉的庙门向寂寞的河岸开启。泥塑木雕的神像被雨淋坏,一尊尊跌倒在地。古旧的屋宇经不住狂风摧折,早已变得破败荒废。野鸟飞进来,大模大样地在满是尘埃的神座上栖息。神座前竟还留有盛酒的竹杯,那是渔人求福时进献的祭礼。我想唱一首山鬼之歌,哀惋的《楚辞》曲调会使我满怀愁意。

诗人梅尧臣资料

创作背景作者梅尧臣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 查看详情>>

诗人梅尧臣作品: 《送临江军监军李太博》 《咏怀·自余居田野》 《昆阳城·试看昆阳下》 《送邓生·哀哀彼邓子》 《答中道小疾见寄》 《十三日雪後晚过天汉桥堤上行》 《水荭·灼约有芳艳》 《自感·我不嫌髭白》 《韩子华约游园上马后雨作遂归》 《送阆州驻泊荆供奉

古诗《和才叔岸旁古庙》的名句翻译赏析

《和才叔岸旁古庙》相关古诗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