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新郎·把酒长亭说》创作背景

朝代:宋代诗人:辛弃疾古诗:贺新郎·把酒长亭说更新时间:2018-01-05
《贺新郎·把酒长亭说》是南宋词人辛弃疾的词作。作者与陈亮的友情在历史上传为佳话。这首词寄托了作者对他们带湖相聚又分别的悲伤。开篇盛赞陈亮出淤泥而不染,随即以冬景写南宋山河的破碎。几点残梅,透露希望,令人感动。作者追赶友人却失望而归,暗示了他仕途不顺。那“铸刀之错”是他们的友情深厚,更是南宋统治者不思北征而铸成的国家大错。结尾以悲痛之语收住。完善了全词沉郁顿挫的特色。
淳熙十五年(1188)冬,陈亮远道来访,和辛弃疾同游鹅湖,虽然为期只有十天,这在辛弃疾一生中,是一次很有意义的会见。陈亮东归之后,辛弃疾写了这首《贺新郎》,两人往返唱和,各自写了三首。他们两人在词中所写的,离不开抗金这个中心思想。
注释
1、陈同父:即陈亮(1143—1194),字同父(甫),号龙川,婺州永康(今属浙江)人,才气超迈,曾再三上书孝宗,反对和议。光宗策进士,擢第一,授签书建康府判官,未赴任卒。有《龙川集》行世。《宋史》卷一百九十五有传。
2、东阳:即今浙江金华。
3、过:访问,探望。
4、鹅湖:在江西铅山县东北,山上有湖,原名荷湖,因东晋龚氏居山养鹅,更名鹅湖。
5、朱晦庵:即朱熹,字元晦,号晦庵,徽州婺源人,父松官福建,因家焉。晚年筑舍武夷山,讲学其中。为南宋理学宗师。宋史》卷四百二十九有传。
6、紫溪:镇名,在江西铅山县南四十里,为建阳、上饶的必经之道。《朱文公文集·戊申与陈同甫书》有“承见访于籣溪,甚幸”等语,籣溪疑为紫溪之别称。
7、既别之明日:别后的第二天。
8、追路:追随,追赶。
9、鹭鹚林(lù cí lín):地名,古驿道所经之地。韩淲《涧泉集》及俞德林《佩韦斋集》均有《咏鹭鹚林》诗。查《常山县志》载有鹭鹚山,谓在县治文笔峰西麓。常山县为信州入浙之道,疑鹭鹚林即在鹭鹚山之附近也。南宋史弥宁《鹭鹚林》诗:“驿路逢梅香满襟,携家又过鹭鹚林。含风野水琉璃软,沐雨春山翡翠深。”
10、方村:村庄名,在鹭鹚林西南。
11、怅(chàng)然:失望的样子。
12、不遂:没有成功。
13、泉湖:地名,在信州东,方村附近。吴氏泉湖四望楼:未详。
14、闻邻笛悲甚:向秀《思旧赋序》,谓经行嵇康吕安竹林旧句时,“日薄虞渊,寒冰凄然,邻人有吹笛者,发音寥亮,追思曩昔游宴之好,感音而叹,故作赋云。”《乳燕飞》:《贺新郎》的别名,因苏轼《贺新郎》有“乳燕飞华屋”句而得名。
15、见意:表达意见。
16、索词:要我写词。
17、心所同然:两人内心所共同想到的。
18、长亭:古时在城外道路旁每隔十里设立的亭子,供行旅休息,或饯别亲友。
19、渊明:陶渊明,这里指陈亮。陈亮没有做过官,所以辛弃疾把他比作躬耕紫桑的陶渊明。
20、风流:高洁宏远的风度和志趣。
21、酷似:非常相似。
22、卧龙诸葛:未出山前的诸葛亮。这里是称赞陈亮,说他和诸葛亮一样,有杰出的政治才能。卧龙,比喻才能杰出的隐士。
23、蹙(cù)踏:踩踏。
24、剩水残山:杜甫《陪郑广文游何将军山林》诗:“剩水沧江破,残山碣石开。”剩水残山谓穿池垒石,指园林之人工山水。
25、无态度:不成样子。陈同义《陪粹翁举酒於君子亭下海棠方开》诗:“去国衣冠无态度,隔帘花叶有辉光。”
26、料理:点缀,装饰。
27、风月:泛指风光、景色。
28、萧瑟:冷落,凄凉。
29、佳人:美好的人,指君子贤人、好友。这里指陈亮。
30、重约:重视约定。五年前,陈亮约访辛弃疾,因被诬下狱未能践约,此次方践旧约。
31、轻别:轻易地分别。
32、冰合:冰封住了江面。
33、车轮生四角:谓道路泥泞,车轮像长了角一样,不能转动,无法前进。陆龟蒙《古意》诗:“君心莫淡薄,妾意正栖讬。愿得双车轮,一夜生四角。”
34、销骨:极度伤心。孟东野《答韩愈李观因戏张徐州》诗:“富别愁在颜,贫别愁销骨。”
35、愁绝:极端哀愁。
36、“铸就”句:《资治通鉴》卷二六五:朱全忠留魏半岁,罗绍威供亿所杀牛羊豕近七十万,资粮称是,所赂遗又近百万,比去,蓄积为之一空。绍威虽去其逼,而魏兵自是衰弱。绍威悔之,谓人曰:“合六州四十三县铁,不能为此错也。”此言没留住陈亮是个错误。费尽人间铁,用尽了人世上所有的铁。这里是用夸张的笔法,写友谊的深厚坚实。
37、长夜笛::《太平广记》卷二十四李謩条引逸史:謩开元中吹笛为第一部,近代无比。有故,自教坊请假至越州。公私更宴,以观其妙。时州客……同会镜湖,欲邀李生湖上吹之。……有独孤生者,年老,久处田野,人事不知,……到会所,澄波万顷,景物皆奇。李生拂笛,……其声始发之后,昏曀齐开,水木森然,仿佛如有鬼神之来。坐客皆更赞咏之,以为钧天之乐不如也。独孤生乃无一言,会者皆怒,……独孤生乃徐曰:“公安知仆不会也?”……独孤生乃取吹之。李生更有一笛,拂拭以进。独孤视之曰:“此都不堪取,执者粗通耳。”乃换之,曰:“此至入破,必裂,得无恡惜否?”李生曰:“不敢。”遂吹,声发入云,四座震傈,李生蹙踖不敢动,……及“入破”,笛遂败裂,不复终曲。李生再拜,众皆帖息,乃散。这里用此典关合题序“闻邻笛悲甚”之意,希望他不要把笛子吹裂,自己实在受不了笛声之悲。
白话译文
手持酒杯与你在长亭话别,你安贫乐道的品格恰似陶靖节,俊逸杰出的才干又像那卧龙诸葛。不知何处飞来的林间鹊鸟,踢踏下松枝上的残雪。好像要让我们俩的破帽上,增添上许多花白的头发。草木枯萎,山水凋残,冬日的景物都失去了光烨。全靠那稀疏的梅花点缀,才算有几分生机令人欣悦。横空飞过的两三只大雁,也显得那样孤寂萧瑟。
你是那样看重信用来鹅湖相会,才相逢又轻易地匆匆离别。遗憾的是天寒水深江面封冻不能渡,无法追上你,令人怅恨郁结。车轮也如同生出了四角不能转动,这地方真让惜别的行人神伤惨切。试问,谁使我如此烦恼愁绝?放你东归已经后悔莫及,好比铸成的大错用尽了人间铁。长夜难眠又传来邻人悲凄的笛声,但愿那笛音止歇,不要让长笛迸裂。

诗人辛弃疾资料

创作背景作者辛弃疾

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人。南宋豪放派词人、将领,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辛弃疾生于金国,少年抗金归宋,..... 查看详情>>

诗人辛弃疾作品: 《感皇恩·春事到清明》 《满庭芳·柳外寻春》 《贺新郎·用前韵再赋》 《沁园春·灵山齐庵赋时筑偃湖未成》 《踏莎行·赋稼轩集经句。》 《洞仙歌·访泉于奇师村得周氏泉为赋》 《鹤鸣亭绝句》 《信笔再和·春酒频开赤印灰》 《水调歌头·题子似瑱山经德堂堂陆象山所名也》 《采桑子·书博山道中壁

《贺新郎·把酒长亭说》相关古诗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