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新凉·康介眉夫人嘱题榕阴消夏图》鉴赏

朝代:清代诗人:顾太清古诗:贺新凉·康介眉夫人嘱题榕阴消夏图更新时间:2020-08-30
词作于丙申,道光十六年(1836年),太清三十八岁。
这是一首题画之作,画是康介眉夫人所绘的《榕阴消夏图》。成年榕树枝叶繁茂,盘根错节,蔚为壮观,夏天属下是避暑纳凉的好地方。画以此为题材,所以词人开篇便说:“深院闲池馆。此神仙、清凉世界,热红尘远”。这必是画中的景象:高大粗壮的榕树下,人们聚集树下纳凉。树旁还画着一所空落的庭院。从人们纳凉的文化心理上,词人又作了透析,这是因为炎炎长昼,从晨起赶着稍凉的气候做一些针黹活计,所以到午倦时齐集树下。好似过着神仙似的清凉活动。“榕叶婆娑影转”,写树的可爱,树阴随着太阳光转动。此时,题词者虽不在纳凉的人群中,但她根据自己曾有过的经验相像,此时正值茉莉花开,加上南国的“蛮香”,飘散在空气中,人们如像“花底翩翩瑶台侣”一般的逍遥。此处又重复了前面“神仙”般消受的赞赏,并且还表示了自己睹画而羡的想法。说树如“玉树”。人也“清婉”。“联好句,写双管”,真不愧为一幅美妙的好画啊!词由远观、宏观,到近视、观察。
下片进而写画面的细部。词人甚至看到树下纳凉者“鲛绡衣薄轻罗扇”,薄薄的夏日衣衫,手中还握着小扇。“拥金盘、荔支熟矣,槟榔初荐”。有人手中托着果盘,里面盛着果品。——啊!想起来了,南国此时,正是荔枝熟了,槟榔也该上市了,盘中托的可能就是这类果品吧!这都是由于这“陈事”传达出了词人脑中还记得起来的“一幅新图”,才做出这一番猜想。画中的“红栏碧藓”,历历鲜明,鲜艳的红色与碧绿相映,但这“历历”也包含了词人记忆中鲜明的南国景色。康夫人嘱词人题词,词人也觉得它是相伴夫人“镜奁书案”的“好随载”。随着这幅画,康夫人把词人记忆中的“粤峤珠江当年景”也寄来都门,同时又读到了随画而来的许多“女伴题诗满”的题画作品。全词至此,已可算终结,但词人似乎仍沉入遐想,还有意提示画中还有一些人,栩栩如生,可惜未曾相识。词人的遐想,同时也给我们留下了袅袅余音,让我们不断去回味这带有民俗风情的画面。
题画之作,尽管可以驰聘想像,畅怀抒情但仍应不脱离画面。太清此词充分体现了这一点,而且由于词人有画面所绘的类似经历和生活体验,写起来不仅阐释细腻、准确、而且亲切动人。达到绘画难以表现的境界美。
贺新凉·康介眉夫人嘱题榕阴消夏图:https://www.gushilai.com/gushi/hexinliangkangjiemeifurenzhutiro33.html
《新雁过妆楼·闻雁》是清代女词人顾太清的作品,词作于1835年(道光十五年),作者通过描写其所见到的北雁南飞之景,抒发了自己内心深处的离愁别绪。

诗人顾太清资料

鉴赏作者顾太清

顾太清(1799-1876),名春,字梅仙。原姓西林觉罗氏,满洲镶蓝旗人。嫁为贝勒奕绘的侧福晋。她为现代文学界公认为清代第一女词人。晚年以道号云槎外史之名著作小说《红楼梦影》,成为中国小说史上第一位女..... 查看详情>>

诗人顾太清作品: 《金缕曲·和吴文英《梦窗词》》 《南乡子·首夏半晴天》 《凄凉犯·咏残荷用姜白石韵。社中课题》 《踏莎行·梦。次屏山韵》 《高山流水·听琴。社中课题》 《塞上秋·雁来红。社中课题》 《金缕曲·戏述懒》 《金缕曲·戏述懒》 《一剪梅·闻云姜渡河信》 《东风齐著力·水波得平字

《贺新凉·康介眉夫人嘱题榕阴消夏图》相关古诗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