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字木兰花·送东武令赵昶失官归海州》创作背景

朝代:宋代诗人:苏轼古诗:减字木兰花·送东武令赵昶失官归海州更新时间:2017-11-01
《减字木兰花·送东武令赵晦之》是宋代文学家苏轼所作的一首词。作于宋神宗熙宁八年(1075年)十二月。上片用对比的手法写赵晦之不以个人升沉为念的贤德,于颂扬中表达出苏轼对友人的体贴和宽慰。下片写苏轼自己希望归退田园,在意念上紧承上文,说明赵晦之丢官并非不幸,仍是慰勉友人。全词融入散文句法而不落痕迹,表达了苏轼体贴慰勉的情意。
宋神宗熙宁八年(1075年)十二月,东武令赵晦之罢官归海州,苏轼作该词以赠别。
减字木兰花·送东武令赵昶失官归海州:https://www.gushilai.com/gushi/jianzimulanhuasongdongwulingzhao40.html
注释
①减字木兰花:唐教坊曲,后用为词牌,简称《减兰》。《张子野词》入“林钟商”,《乐章集》入“仙吕调”。双调四十四字,与《木兰花》相比,前后片第一、三句各减三字,改为平仄韵互换格,每片两仄韵,两平韵。又有《偷声木兰花》,入“仙吕调”。
②东武:这里指密州高密县。后魏置高密郡,治所在高密(见《一统志》)。赵晦之:名昶,字晦之。海州或涟水人。
③令尹:春秋时称楚国执政者,后世也用来称知县。
④三仕已之无喜愠(yùn):出自《论语·公冶长》:“令尹子文三仕为令尹,无喜色;三已之,无愠色”。
⑤玷:沾辱,自谦之词。缙(jìn)绅:本指官员的装束,即将手持的笏板插在腰间的大带子上,借作官员的代称。
⑥二顷良田:典出《史记·苏秦传》:“且使我有洛阳负郭田二顷,吾岂能佩六国相印乎”!
⑦归去来兮:归去吧。来,语助词。语出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白话译文
贤明的县令啊,你的心胸如此开阔,令人敬佩。我自己凭借着虚名居官,不免玷辱士林。
不如退归田园吧,可惜还没有退隐的条件。我期盼着像你一样归隐乡里,不知要等到何时。

诗人苏轼资料

创作背景作者苏轼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仙。汉族,北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 查看详情>>

诗人苏轼作品: 《西新桥·昔桥本千柱》 《书晁补之所藏与可画竹》 《赠孙莘老七绝》 《追饯正辅表兄至博罗赋诗为别》 《水调歌头·公旧序云:欧阳文忠公尝问余:琴诗何者最善?答以退之听颖师琴诗。公曰:此诗固奇丽然非听琴乃听琵琶诗也。余深然之。建安章质夫家善琵琶者乞为歌词。余久不作特取退之词稍加檃括使就声律以遗之》 《南歌子·湖景》 《和陶归园田居·坐倚朱藤杖》 《南溪之南竹林中新构一茅堂予以其所处最为深》 《夜饮·短衫压手气横秋》 《读开元天宝遗事

《减字木兰花·送东武令赵昶失官归海州》相关古诗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