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乱后将避地剡中留赠崔宣城》创作背景

朝代:唐代诗人:李白古诗:经乱后将避地剡中留赠崔宣城更新时间:2017-03-16
《经乱后将避地剡中留赠崔宣城》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五古。此诗先写安史之乱带给天下的灾难,接着写乱世中自己无能为力及与崔令的友谊,最后写剡中的美景,劝崔令与自己一起隐居学道。全诗前部分沉着悲愤,后者部分轻松明快,过渡自然,结合巧妙,是一篇情深意切的临别赠言。
天宝十四、五年(755、756年)是唐代历史上的一个多事之秋。当时长期受到唐王朝开边黩武、宠任边将政策豢养的军阀安禄山终于在范阳发动叛乱,然后率军长驱南下,使唐王朝猝不及防,洛阳和长安相继在天宝十四载(755年)十一月和十五载(756年)六月沦陷。李白此诗作于十五载春,那时他正打算离开由崔钦镇守的宣城郡(今属安徽),前往剡中(剡县,今属浙江)避乱。
注释
⑴剡中:今浙江嵊州、新昌县一带。崔宣城:即宣城县令崔钦。
⑵“双鹅”句:典出《晋书·五行志》:怀帝永嘉元年(307年)二月,洛阳东北步广里地陷,有苍白互色鹅出。苍者飞翔冲夭,白者止焉。此羽虫之孽,又黑白祥也。陈留董养曰:“步广,周之狄泉,盟会地也。自者金色,国之行也。苍者胡象,其可尽言乎?”是后刘元海、石勒相继乱华。
⑶“五马”句:《晋书·五行志》载:太安中童谣曰:“五马游渡江,马化为龙。”后中原大乱,宗藩多绝,唯琅耶、汝南,西阳、南顿、彭城同至江东,而元帝嗣统矣。徼(jiào):边界。
⑷“何意”二句:《晋书·石勒载记》载:石勒,仁党武乡搁人。年十四,随邑人行贩洛阳。倚啸东门。土衍见而异之,顾左右曰:“向者胡雏,吾观其声视有奇志,恐将为天下之患。”
⑸“太白”句:古称太白金星昼出经天上为祸。
⑹奔峭:崎岖险峻。
⑺“四海”二句:桓谭《新论》:关东鄙语曰:“人闻长安乐,出门向西笑。”此说长安已乱,无所可笑。
⑻北溟(míng)翼:典出《庄子·逍遥游》: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此指施展才能。北溟,即北冥。
⑼南山豹:典出汉刘向《列女传·陶答子妻》:南山有玄豹,雾雨七日而不下食者何也?欲以铎其毛而成文章也,故藏而远害。此指全身远害。
⑽胡床:可折叠的坐倚。
⑾青云叫:指笛声如来白云端。
⑿剡(shàn)溪:在剡县南,溪有二渡,一出天台,一出武义。
⒀洛生咏:《世说新语·轻诋》载:人问顾长康,何以不作洛生咏。答曰:“何至作老婢声。”洛生咏,洛阳一带书生吟味诗歌之声,其声重浊。
⒁吴越调:吴越歌曲。
⒂海峤(jiào):近海高山。
⒃墨绶(shòu):官印的黑色丝带。
⒄丹砂要:炼丹要诀
⒅陶公:陶渊明,东晋隐士、大文学家,曾说“我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人”,于是辞去彭泽县令。[2-3] 
白话译文
双鹅飞出洛阳兆示凶像,五马渡江只因为中原变乱。
哪里能想到上东门那些胡雏,又一次长啸引起战火连天。
中原大地豺虎奔腾,烈火焰焰焚烧宗庙。
太白金星白昼经天,太阳无光余照惨淡。
京师王城倾破荡平,奔走世路艰难险阻。
天下四海尽望长安,只见长安已乱人人流泪不再向西而笑。
苍生百姓如似落叶相飘,尸体白骨之间相互凭吊。
朝廷部伍相连如雪山似的强大,但能否破敌谁能预料?
我低垂大鹏双翼难以施展才华,暂且先学南山之豹隐雾避害。
崔县令您真是位贤明的主人,每有欢娱必然召呼我来。
坐胡床吹紫玉笛,那笛声如来自青云嘹亮昂扬。
暮春时石杨花开满州城,摆下酒肴同去观眺。
忽然动念要到剡溪去游,那儿水清石妙境色空远。
白昼时分天地明亮如同雪色相映,轻风徐来溯光山色妍容尽展。
烦闷之时学学洛生吟咏诗歌,酒醉之后漫唱吴越歌曲。
清晨时分朝霞发出金光,傍晚时刻太阳垂落海边,高山一片森然。
我独自一人消散万古的忧愁,闲来垂钓小溪之旁。
猿猴在近处又似在天上啼叫,摇桨划船似乎驰向月边。
别以官职印绶来苦累自身,去追求护火炼丹的要诀吧!
如此华发还为区区五斗米折腰,将要被陶渊明笑话的啊!

诗人李白资料

创作背景作者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 查看详情>>

诗人李白作品: 《赠常侍御》 《拟古·运速天地闭》 《送通禅师还南陵隐静寺》 《古风·西岳莲花山》 《赠从弟南平太守之遥》 《咏槿·园花笑芳年》 《赠韦侍御黄裳》 《寄上吴王三首》 《赠徐安宜》 《江上秋怀

《经乱后将避地剡中留赠崔宣城》相关古诗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