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淘沙慢·梦觉》注释译文

朝代:宋代诗人:柳永古诗:浪淘沙慢·梦觉更新时间:2018-04-17
注释
⑴浪淘沙慢:词牌名。柳永创调。
⑵因循:迟延拖拉,漫不经心。
⑶几许盟言:多少山盟海誓的话。
⑷陡顿:突然。
⑸殢云尤雨:贪恋男女欢情。殢(tì):恋昵。尤:相娱、相恋之意。
⑹漏永:夜深。
⑺疏隔:疏远阻隔。
⑻秦云:秦楼云雨,指男女欢爱。
⑼低帏:放下帏帐。昵:亲近。
⑽数(shuò):多次。
白话译文
一觉醒来,夜风透过一条线,从窗棂吹入,将昨夜那灯盏吹灭。我无法忍受酒后的失落,听夜雨滴在空寂的台阶,声声作响。我感叹命运艰难,长久在天涯漂泊。辜负了佳人,多少山盟情意,竟忍心反从前的幽会欢娱,突然间变成了忧愁与悲戚。
悲愁已极,再三追忆当年,在洞房幽深之地,多少宴饮散,歌舞歇,共眼在芳香温暖的鸳鸯被里。岂知暂时离散,便劳她耗尽心力。欢会缠绵,云情雨意,有万种柔爱,千种亲昵,互相怜爱互相痛惜。
心想到了如今,天长夜久相思苦,无奈都是自家游宦闹得情侣隔离。不知何时再相聚,重谐泰楼云雨欢情意?但愿低垂帏帐,枕前亲昵,轻轻地细细说与她,江畔乡间夜夜孤凄,数着寒夜的更声将她思忆。
这首词,衍之为一百三十五字之长篇巨制,共三片。第一片写主人公夜半酒醒时的忧戚情思;第二片追思以往相怜相借之情事;第三片写眼下的相思情景。体制扩大,容量增加,主人公全部心理状态及情思活动过程,都得到了充分的表现。这是柳永创制慢词的一个范例。
词作从“梦觉”写起,说窗风吹息寒灯,夜雨频滴空阶,可知并非天亮觉醒,而是夜半酒醒。其间,于“灯”之上着一“寒”字,于“阶”之上着一“空”字,将当时所见、所闻之客观物景,染上了主人公主观情感色彩,体现了主人公凄凉孤寂之心理状态。而“那堪”、“又”,又及“频”,层层递进,又便得主人公当时的心境,倍觉凄凉孤寂。接着,主人公直接发出感叹:“嗟因循、久作天涯客”。这是造成凄凉孤寂心境的根源。因为久作天涯客,辜负了当时和佳人的山盟海誓,从前的欢会情景,在这个夜里一下子都变成了忧愁与凄戚。至此,主人公心中之情思,似乎已经吐尽。
词作第二片,由第一片之“忧戚”导入,说“愁极”,十分自然地转入对于往事的“追思”。所思佳人,由“饮散歌阕”句来看,可知是一位待宴歌妓。从“再三”、“几度”句中可以体会出来,两人之互相爱恋,已经有了相当长的时期,由此可见,主人公夜半酒醒时为什么这样的忧戚。
第三片由回忆过去的相欢相爱回到眼下“天长漏永”,通夜不眠的现实当中来。“无端自家疏隔”,悔恨当初不该出游,这疏隔乃自家造成,然而内心却甚感委曲。因此,主人公又设想两人相聚之时,他就要低垂的帏幕下,玉枕上,轻轻地向她详细述说他,一个人在此是如何地夜夜数着寒更,默默地思念着她。至此,主人公的情思活动已进入高潮,但作者的笔立刻煞住,就此结束全词。
从谋篇布局上看,第一、二片,花开两枝,分别述说现与过去的情事;至第三片,既由过去回到现在,又从现想到将来,设想将来如何回忆现在,使情感活动向前推进一层。全词三片,从不同角度、不同方位,多层次、多姿态地展现主人公的心理状态和情思活动,具有一定的立体感。

诗人柳永资料

注释译文作者柳永

柳永(约984年-约1053年),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柳永,字耆卿,因排行第七,又称柳七,福建崇安人,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柳永出身官宦世家,少时学习诗词,有功名用世之志。咸平五年,柳永离开家乡,流寓杭州、..... 查看详情>>

诗人柳永作品: 《巫山一段云·琪树罗三殿》 《秋夜月·当初聚散》 《玉楼春·心娘自小能歌舞》 《瑞鹧鸪·全吴嘉会古风流》 《西施·自从回步百花桥》 《斗百花·亦名夏州》 《尾犯·夜雨滴空阶》 《望远行·绣帏睡起》 《凤栖梧·帘内清歌帘外宴》 《昼夜乐·秀香家住桃花径

古诗《浪淘沙慢·梦觉》的名句翻译赏析

《浪淘沙慢·梦觉》相关古诗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