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自笑此身无定在》赏析

朝代:元代诗人:元好问古诗:临江仙·自笑此身无定在更新时间:2021-01-15
上阙起首两句以自嘲的口吻,概括了作者迁流不定的际遇。“自笑”,带有漫不经心而有些感慨的味道,较“自叹”含蓄而少愤然之气。“北州又复南州”说作者从北方家乡迁居南边,行止不定,实在出于无奈。接着“买田”句道出作者返乡归隐的渴望。“向来”两句陈述作者的思想和处世态度。本来是坦荡磊落之士,“买田”归居后也当悠然物外,与世无争。作者通过上阙的结句,将思归夙愿与茫然心境披露无遗。经过这番表白后,词意结合题意,转入下阙。
下阙由个人的落寞处境转到与友人聚首嵩山的欣慰之情。“赤日”一句写他冒着骄阳之烈、风尘之艰,长途跋涉来与友人相会。嵩丘登楼,玉溪盘桓,概括了作者对与好友“故人”欢聚胜游生活的怀念。最后以优美的写景句,展现出充满诗情画意的境界。“清泉明月”又是禅学中清澈光明的直观喻象。作者借最后两句描绘的情景,与上阙的低回落寞形成鲜明对照,其由精神解脱而获得的禅悦也就不言自明了。
该词以对友人倾吐心曲的纡徐委婉口吻而写,由自我调侃转为向往林泉之禅悟,将内心的百感交集化解于山林隐逸之思,使人味之无尽。
《张主簿草堂赋大雨》是金末至大蒙古国时期文学家、诗人元好问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该诗通过对鸣噪的青蛙、急飞的雨箭、遮天蔽地的水幕、腾涌万里的风云、瑰丽的长虹以及雨后的斜日等气魄宏劲的美景的描写,既表现了诗人雄奇旷达的胸怀,也传达出忧国忧民之士的时代哀音。全诗笔法夸张,并列递进,转承自然。
金哀宗正大五年(1228),元好问任河南内乡县令时,曾在该县张主簿家中偶遇暴雨。兴之所至,一挥而就写下该诗。

诗人元好问资料

赏析作者元好问

元好问(1190年8月10日-1257年10月12日),字裕之,号遗山,世称遗山先生。太原秀容人。金末至大蒙古国时期著名文学家、历史学家。元好问自幼聪慧,有神童之誉 。金宣宗兴定五年(1221年),元好问进士及第。正大..... 查看详情>>

诗人元好问作品: 《梨花海棠·梨花如静女》 《江城子·来鸿去燕十年间》 《满江红·三泉醉饮》 《俳体雪香亭杂咏》 《济南杂诗·石刻烧残宴集辞》 《江城子·寄德新丈》 《鹧鸪天·抛却浮名恰到闲》 《促拍丑奴儿·无物慰蹉跎》 《赵大年秋溪戏鸭图》 《月观追和邓州相公席上韵

《临江仙·自笑此身无定在》相关古诗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