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袭志传》注释译文

朝代:宋代诗人:欧阳修文言文:李袭志传更新时间:2018-09-17
李袭志字重光,本来是陇西(今甘肃省临洮县)人,五世祖李景在安康避难,又说是金州安康人,北周信州总管、安康郡公李迁哲的孙子。父亲李敬猷,是隋朝台州刺史、安康郡公。李袭志,最初多次担任隋朝始安(今桂林市)丞。大业(隋炀帝杨广的年号)末年,江南盗贼特别严重,李袭志散尽家产,招墓到三千人来防守郡城。时萧铣(西梁宣帝萧詧曾孙)、林士弘、曹武彻等相继攻击,李袭志坚持防守了很久。
后来听到宇文化及杀了隋炀帝,于是召集士民为他举哀三天。有一个同郡人奉劝李袭志说:“你几代是豪门世族,长期在边远郡地蛮夷畏惧你的威严,士民心悦诚服,虽然说是隋朝臣子,实际上是我们德高望重的人。现在江都宇文化及篡权夺位,全国动乱称王号的不止一人,你应该趁这个机会割据岭南,那么百越之人都会服从归顺。你效仿南越王尉佗,也是千载难遇的机会。”李袭志高声严厉地说:“我世代以忠贞为本,临危授命,今虽然江都陷落,而国家还在,应与各位合力进攻中原,一同报仇雪恨,怎么可以倚仗国家动乱而图谋反叛之举!我宁愿效忠而献出生命,不会因为违背气节求得生存。尉佗愚昧没有见识,有什么值得仰慕的呢?”于建议而是想斩杀劝告的人,听从众人的停止了。李袭志坚持防守长达二年而没有援兵,最终被萧铣所攻陷,萧铣让他代理工部尚书、检校桂州总管。武德(唐高祖的年号)初年,高祖派遣李袭志的儿子李玄嗣携带书信召唤他,李袭志秘密说服岭南首领跟随原隋朝永平郡守李光度同他一道回朝。高祖又让密使送来书信说:“你过去长期在桂州,仍然是隋朝气运终数,隋朝已经四方毁灭,你率领众人保护边境,不知国家归于一统。我统治天下,心愿在抚慰百姓,爱惜你身处边远地区,想受到你的声威教化。何况你是我的同宗,情感不同于常人。你家的弟侄都能诚心报效国家,并别担任一方的首领,告诉各州,忠心为国,很符合我的愿望。你的子弟都担任了一方州县,都要表现出好的政绩,每每让我赞叹,不能一一枚举。让你并入宗室谱籍,写上宗族的表率。”等到萧铣被平定后,江南道路大使赵郡王孝恭授予李袭志桂州总管职务。武德五年,来到朝廷,授予柱国,封为始安郡公,又授予江州都督。及辅公祏反叛,又以李袭志为水军总管征讨平定,又调任为桂州都督。李袭志在桂州前后任职二十八年,政策崇尚清正不苛细,岭南因之安定。后来上表请求入朝,被授予右光禄大夫,代理汾州刺史后退休,死在家中。
李纲,字文纪。少年时代意气风发,崇尚高风亮节。在周朝任齐王宇文宪的参军事。宣帝准备杀宇文宪,召来他的僚属诬陷编造罪名,李纲誓死没有屈从的言辞。等到宇文宪被杀后,李纲用没有帏盖的车子载着宇文宪的尸体。宇文宪生前的属吏都躲得远远的,李纲扶着棺材嚎啕恸哭,为他安葬之后才离开。
李纲侍奉隋朝担任太子洗马。太子杨勇宴请东宫臣子,左庶子唐令则弹奏琵琶,又唱《武媚娘曲》。李纲说:“唐令则是调教辅佐太子的官员,却将自己当作歌伎,进献淫声,惑乱太子的耳目,如果让皇上知道了,岂不是要连累殿下吗?臣请求对他治罪。”太子杨勇说:“你别管这事,是我自己想听音乐而已!”后来杨勇被废黜,文帝严词谴责,东宫里的官吏僚属没人敢插话,惟独李纲说:“陛下平常不教育太子,所以才到了今天这种地步。太子的天资跟普通人无异,如果让贤良的人辅佐他就能从善,如果让不正派的人诱导他就会向恶,为什么只是太子一个人的罪过呢?”皇帝说:“是朕的过失啊!”提升李纲为尚书右丞。大业末年,贼帅何潘仁强迫他出任长史。
高祖受禅即位后,任命李纲为礼部尚书兼太子詹事。齐王李元吉任并州总管,放纵身边的人四处掠夺,百姓忧愁苦恼,宇文歆劝谏,李元吉不听从。刘武周攻入太原,李元吉害怕,扔下军队逃回京城,并州陷落。皇帝发怒,对李纲说:“齐王年龄小,不熟悉政事,因此我派宇文歆和窦诞辅助他。太原,是我大唐王朝兴起的地方,陈兵十万,粟米可支付十年,为什么这么快就丢了?宇文歆建议齐王丢下军队逃跑,我应当在军中杀了他。”李纲说:“齐王有罪过,是窦诞一手造成的。宇文歆侍奉齐王的时间很短,齐王有过失他必定直言规劝。如今幸亏宇文歆这个计策,才使陛下没有失去爱子,不但无罪而且有功,怎么能加罪呢?”第二天,皇帝醒悟过来了,于是释放了宇文歆。
太子建成渐渐开始亲近无赖,胡乱猜忌与朝廷有了隔阂,李纲频频进谏不被听从,于是请求退休。皇帝骂道:“你能担任何潘仁的长史,却羞于担任朕的尚书郎吗?”李纲叩头说:“何潘仁,是贼帅,志在残杀,然而臣每次进谏他都能停止杀戮,任他的长史,所以心中无愧。陛下大功告成,常常自以为是,臣说的话就好像拿石头扔进水里,我敢长期担任尚书郎吗?而且臣侍奉太子,太子又不听臣的劝告,所以要上交官印。”皇帝道歉说:“朕知道你是个正直的人,希望你能自始至终辅助我的儿子。”于是授予李纲太子少保之职,让他仍旧担任尚书郎、太子詹事。皇帝认为李纲是隋朝的名臣,亲自写敕令时从来没有直呼过他的名字。
贞观四年,李纲又任太子少师。每次皇帝临朝听政,必然令李纲与房玄龄、王珪陪同坐在身边。李纲发表言论陈述事理态度坚决不可改变。后来患病,皇帝派房玄龄到他家里慰问。第二年去世,享年八十五岁,朝廷追赠他开府仪同三司,谥号为“贞”,太子为他立碑。

诗人欧阳修资料

注释译文作者欧阳修

欧阳修(1007年8月1日-1072年9月22日),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且在政治上负有盛名。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谥号文忠..... 查看详情>>

诗人欧阳修作品: 《武陵春·宝幄华灯相见夜》 《虫鸣·叶落秋水冷》 《蝶恋花·尝爱西湖春色早》 《勉刘申·有司精考覈》 《送朱职方提举运盐》 《寄题洛阳致政第少卿静居堂》 《李晟传》 《送高君先辈还家》 《送张洞推官赴永兴经略司》 《呈圣俞·吾爱陶靖节

《李袭志传》相关文言文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