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山盗》注释译文

朝代:宋代诗人:苏轼文言文:芒山盗更新时间:2019-12-26
注释
1。宣和:宋徽宗赵佶的年号(1119年-1125年)。
2。芒山:即河南省永城市芒山镇。
3。盗:小偷。
4。吮:吸。
5。且:却。
6。乳:奶头。
7。啮:咬。
8。毒:狠毒。
9。检:约束、检点。
10。因:于是。
11。教:教育。
12。少:年少。
13。诀:最后的告别。
14。薪:柴。
15。故:所以。
16。喜:高兴。
17。夫:发语词,表示后面有所议论。
18。愿:希望。
19。盗一菜一薪盗:偷。薪:柴草。
20。虚:假。
21。临刑:行刑前。
22。行刑者:执行死刑的人。
23。检:检点。
24。吮:吸
25。遂:才
翻译
宣和年间,芒山有一个盗贼要行刑,母亲和他诀别。盗贼对他的母亲说:“我希望像儿时一样再次吸吮母亲的乳头,死了也没有遗憾了。”母亲答应了,而盗贼却咬断了母亲的乳头,血流了满地,母亲死了。施刑的人说:“你为什么这么狠毒?”盗贼对行刑的人说:“我小时候,偷来一棵菜一根柴,我的母亲看见了,却很喜欢我的这种不良行为,以至于后来不能约束自己,才有今天的下场。于是我杀了她。”
注释
(1)鄱阳:古地名,在今江西境内。
(2)垂:将。
(3)旦:早晨。
(4)夕:黄昏。
(5)以:凭借、倚仗。
(6)之:代词,指何梅谷的妻子每天念“观音菩萨”千百遍这件事。
(7)则:却,可是。
(8)从:听从。
(9)士人:读书人。
(10)贻笑士人:被读书人嘲笑。贻:留下
(11)辍:停。
(12)聒(guō)噪:吵闹。
(13)耶:句末语气词,相当于“呢”。
(14)徐:慢慢地。
(15)安得:怎么能。
(16)悟:觉醒。
(17)好:喜爱,爱好。
(18)怒我:生我的气。怒:对……生气。
(19)顿:顿时。
(20)是:这样。
(21)遂:于是,就。
译文
何梅谷是鄱阳人。他的妻子将近晚年,喜欢做佛事,从早上到黄昏,嘴里一定要叫上千遍“观音菩萨”。何梅谷凭借儒家学说在当时出了名,他想阻止他的妻子做佛事,可是妻子不听从;不阻止,他又怕被读书人嘲笑,这样使得他进退两难。一天,他再三喊他妻子的名字,一直到晚上也喊个不停。他的妻子生气地说:“你为什么这样吵闹呢?”何梅谷慢慢地回答说:“我才喊了你半天,你就对我生气,观音菩萨一天被你喊千百遍,怎么会不对你生气呢?”他的妻子顿时明白了,便停止做佛事。

诗人苏轼资料

注释译文作者苏轼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仙。汉族,北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 查看详情>>

诗人苏轼作品: 《西新桥·昔桥本千柱》 《书晁补之所藏与可画竹》 《赠孙莘老七绝》 《追饯正辅表兄至博罗赋诗为别》 《水调歌头·公旧序云:欧阳文忠公尝问余:琴诗何者最善?答以退之听颖师琴诗。公曰:此诗固奇丽然非听琴乃听琵琶诗也。余深然之。建安章质夫家善琵琶者乞为歌词。余久不作特取退之词稍加檃括使就声律以遗之》 《南歌子·湖景》 《和陶归园田居·坐倚朱藤杖》 《南溪之南竹林中新构一茅堂予以其所处最为深》 《夜饮·短衫压手气横秋》 《读开元天宝遗事

《芒山盗》相关文言文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