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花慢·重泊垂虹》鉴赏

朝代:宋代诗人:吴文英古诗:木兰花慢·重泊垂虹更新时间:2018-03-28
《木兰花慢》,唐教坊曲,从双调《木兰花》演变而来。《乐章集》入“南吕调”。双调,一百零一字,前片十句五平韵,后片十句七平韵,为定格。还有前片四平韵后片六平韵的,系慢调变格。此词为定格。
“垂虹桥”,在吴江县东,本名利住桥;宋庆历间构亭其上,名曰垂虹亭,因亦名桥曰垂虹桥。凡七十二洞,俗称长桥。
“酹清杯”二句。此处是说:我举起清酒一杯,祭奠这滔滔的江水,并且询问江水:你是否已经看惯了这些送往迎来的行舟?“自越棹”三句是说:自从越舟载着我回归思念已久的故乡,我焦虑地猜想:故居中的园地可能已经是杞菊丛生,荒荆栏路,正等着我前去整顿呢。吴文英系浙江四明人,这次返归浙江也算是回归故土了。“孤鸣”三句是说:到了杭城故居,因为杭妾已经先我而亡,所以我只能象孤雁般的独自悲鸣,并且与那些闲鸥野鹭为伴,且听渔歌唱晚,看黄昏炊烟消磨愁思吧。“雪浪”两句,写眼前景。言从垂虹桥边的停泊处,闲看江岸景色,只见浪沫不断地拍打着岸边的钓石,岸畔孤零零地长着一棵枫树,被秋风吹得落叶簌簌,不断地飘向江中、岸边。上片停泊垂虹桥时的触景感怀。
“长亭”三句,醉中忆旧。“长亭”,为送别旅人之处。此言春天时已有过一次长亭离别的憾事,至今遗恨在心中。现在再一次与人离别,将船孤寂地停泊在垂虹桥畔,举目茫茫,正是离恨别绪未有穷期矣。天已至晚,送行酒这时候才渐渐醒了过来。“怅断魂”三句,忆杭之亡妾。因为是返归杭城,所以孤寂的词人自然会想起:杭妾已是魂断西湖,尸骨无觅处。她好像凌波仙子入水消逝一样,从此听不到从她身上发出来的环佩之声。此三句,点出杭妾横死水中,可与《绛都春·燕亡久矣京口适见似人怅怨有感》词中“南楼坠燕”句,及《定风波·密约偷香□踏青》词中“离骨渐近桥下水”等词句联系起来参阅。“阴晴”三句。言秋雨时阴时晴最难掌握,恐怕这时候西子湖也被浮云遮翳了她明净的光华。“向晓”两句是说:且等到天明东风转晴时节,我回到了绿杨掩映的西湖边居所,从那里远眺山色,一定会感到更加葱翠欲滴。此系盼望语,也是宽慰语。下片哀叹生离死别。
《喜迁莺·吴江与闲堂》是宋代词人吴文英的作品。上片以自由生活的白鹭与深锁闺阁的孤寂佳人造成一强烈对比,以此强调自由的可贵;下片以女子的梦境来衬托与闲堂中的闲适生活,及词人的有感而发。

诗人吴文英资料

鉴赏作者吴文英

吴文英(约1200-1260),字君特,号梦窗,晚年又号觉翁,四明人。原出翁姓,后出嗣吴氏。《宋史》无传。一生未第,游幕终身。于苏、杭、越三地居留最久。并以苏州为中心,北上到过淮安、镇江,苏杭道中又历经吴江垂..... 查看详情>>

诗人吴文英作品: 《探芳新·九街头》 《青玉案·新腔一唱双金斗》 《还京乐·黄钟商友人泛湖命乐工以筝、笙、琵琶、方响迭奏》 《一剪梅·赠友人》 《蝶恋花·九日和吴见山韵》 《花心动·郭清华新轩》 《扫花游/扫地游·春雪》 《喜迁莺·甲辰冬至寓越儿辈尚留瓜泾萧寺》 《祝英台近·上元》 《高阳台·风袅垂杨

《木兰花慢·重泊垂虹》相关古诗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