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童逮狼》注释译文

朝代:清代诗人:蒲松龄文言文:牧童逮狼更新时间:2018-08-09
解释
(1)去:距,距离。
(2)少顷:一会儿。
(3)故:故意。
(4)彼:另一个。
(5)致:让,令。
(6)顾:张望。
(7)趋:快速跑。
(8)绝:断。
(9)仓皇:惊慌的样子。
(10)奄奄:气息微弱的样子。
(11)状:样子。
(12)且:又,一边。
(13)于:在。
(14)乃:于是,就。
(15)舍:离开,放弃。
(16)谋:计划
(17)复:重复
(18)闻:听见
(19)令:使
(20)往:去
(21)意:神情
翻译
有两个牧童到山里的狼的巢穴里去,巢穴里有两只小狼。他们计划分别捉它们,两人各自爬上一棵树,相距数十步。过了会儿,大狼来了,进窝发现小狼不见了,心里非常惊慌。牧童在树上扭小狼的蹄爪、耳朵,故意让它大声嚎叫。大狼听见声音抬头看,愤怒地跑到树下又叫又抓。另一个牧童在另一棵树上让小狼大声嚎叫。大狼听见声音,四处张望,才看见小狼;于是离开这棵树,快速跑到另一棵树下,像刚才那样狂叫撕抓。前一棵树上的牧童又让小狼嚎叫,大狼又转身扑过去。大狼嘴里没有停止过嚎叫,脚下没有停止过奔跑,这样来回数十次,跑得渐渐慢了,声音渐渐变弱了;然后大狼奄奄一息,僵直地躺在地上,很久都不动弹。牧童于是从树上下来看,它已经断气了。
注释
①子击:人名;魏国的太子
②田子方:子击的老师
③不为礼:不还礼
④而:若,若果
⑤家:大夫的封地称“家”。
⑥遭:逢,遇到
⑦谒:拜见
⑧亦:只是
⑨谢:道歉
译文
魏国太子子击出行,在路上遇见老师田子方,下车行礼拜见。田子方(却)不还礼。子击怒气冲冲地对田子方说:“富贵的人能对人骄傲呢,还是贫贱的人能对人骄傲呢?”田子方说:“是贫贱的人能对人骄傲!富贵的人怎么敢对人骄傲呢!国君如果对人骄傲,那么就要失去国家,大夫如果对人骄傲,那么就将失去封地。失去他国家的人,没有听说有以国君的待遇对待他的;失去他的封地的人,也没有听说有用大夫的待遇对待他的。那些贫贱的士人,如果谏言没有被采纳,行为也和人家不投机,那就穿上鞋子离去好了,到哪儿去不能成为贫贱之士呢!”子击于是向(田子方)道歉。

诗人蒲松龄资料

注释译文作者蒲松龄

蒲松龄(1640年6月5日-1715年2月25日),字留仙,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山东淄川(今属淄博)人,清代文学家。出身于一个逐渐败落的地主家庭,广读经史,学识渊博。代表作《聊斋志异》,是我国文言文短篇志怪小说..... 查看详情>>

诗人蒲松龄作品: 《骂鸭》 《九日望日怀张历友》 《高凤笃学》 《于中丞》 《雷曹》 《叶生》 《长清僧》 《屠夫杀狼》 《青石关·身在瓮盎中》 《河间生

《牧童逮狼》相关文言文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