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泥湾纪行·早起》创作背景

朝代:现代诗人:谢觉哉古诗:南泥湾纪行·早起更新时间:2020-10-20
《南泥湾纪行·早起》是近代无产阶级革命家谢觉哉先生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该诗是《南泥湾纪行》中的一首。这首诗是写诗人早晨起来后,散步观景的直接感受,侧面歌颂了八路军三五九旅指战员的发奋图强的革命精神。
抗日战争时期,1941年春八路军三五九旅响应党中央号召,到距延安90里的南泥湾进行大生产运动。南泥湾原来是一片丘陵起伏、沟壑纵横、灌木丛生的荒山野岭,经过他们几年的艰苦劳动,开垦荒地27万亩,使此处变成了塞上江南,自给自足有余,还有力地支援了边区经济建设,为全国抗日解放区大生产运动树立了一面旗帜。1944年8月5日到9月16日共42天,谢老与延安的一批老同志到此地参观、休养,写下了《南泥湾纪行》这组诗。
该诗,是写诗人谢觉哉晨起后散步观景的直接感受,侧面歌颂了八路军三五九旅指战员的发愤图强的革命精神。全诗突出了一个“早”字:晨兴四野寂静无声,谢老“独自”来到树林边。放眼望去,风定烟直,露重枝垂,化用唐代著名诗人王维的《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中“墟里上孤烟”和《使至塞上》中“大漠孤烟直”以及梁简文帝《赋得入阶雨》中“渍花枝觉重”和唐代另一位著名诗人杜甫的《春夜喜雨》中“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句入诗,形象描写了早晨独有的典型自然风光,充分发挥了作者的视觉艺术思维。
该诗颈联则发挥听觉艺术感受,进一步活化环境的恬静、自然的氛围。作者没在画面上出现,但又含蕴其中,是作者脚步声,惊醒了树上的宿鸟,是作者在树底谛听潺潺流水。作者为了歌颂三五九旅指战员很早就起来赶着驴骡上路这种发奋图强的精神,最后两句像揭出谜底一样,说诗人自己起得已经很早了,但他们比诗人起的“更”早,队队驮铃传来,便是最好的证明,在艺术上仍是“树底听流波”的继续,并将驼铃声顺水传来的特殊意境,传达和表现出来,显示出作者高超的艺术造诣。

诗人谢觉哉资料

创作背景作者谢觉哉

谢觉哉(1884年4月27日-1971年6月15日),字焕南,别号觉哉,亦作觉斋。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延安五老之一、著名的法学家和教育家、杰出的社会活动家、法学界的先导、人民司法制度的奠基者。..... 查看详情>>

诗人谢觉哉作品: 《和林老自寿诗次韵》 《南泥湾纪行·偶题》 《慰问边防将士为解放军画报作》 《哭甘泗淇同志》 《在范亭处谈毛主席的思想方法》 《调寄望江南·忆应蕙兰》 《次韵答钱太微叟赠诗》 《访杏花村·逢人便说杏花村》 《南泥湾纪行·探梢沟》 《晨起偶成

古诗《南泥湾纪行·早起》的名句翻译赏析

《南泥湾纪行·早起》相关古诗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