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乡子·何处倚阑干》赏析

朝代:宋代诗人:苏轼古诗:南乡子·何处倚阑干更新时间:2017-10-31
上片写歌妓老大时的命运与心态。“何处倚阑干”,劈头一句就道出了词中老大歌妓没有什么“阑干”可依靠的处境,就是说她失业了。第二句对比写出伴舞的“弦管”响得好欢,如同十五的月亮圆又圆,这就是“月儿圆圆照高楼,官儿们欢乐歌女愁”。第三句运用“蝴蝶梦”的典故,进一步渲染歌女的悲凉心态:现在她们正处在虚幻的、迷离的、惝恍的梦境,世事全非,更何况“家万里”。第四、五句写歌女们只好阿Q一番:还是像过来人的歌女一样,仍旧地过着“老去愁来强自宽”的空旷生活。这些善良美好的良家女子,竟然成为丑恶的畸形人。
下片写歌妓红颜薄命的孤独与自叹。开头一句用月色来衬托“红颜”,这“红颜”自然是惨淡的。既然如此,何必当初;世俗所迫,无可奈何。所以第二句就叫人看破红尘,看透社会:“须著人间比梦间”。真实的人间成为虚幻的梦间,如第三句所写:流泪的烛光(真实的)一半笼罩着迷茫的帷帐(虚幻的),伫立在绣床旁,最后一线亮光无望。这个镜头一扫而过,最后就凝固在痴呆的特写镜头上,长时间地一动也不动了。最后两句,“更阑”的时间告诉歌妓:该是“绣被焚香独自眠”的选择了。这个浮雕式的形象出现,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仿佛是具睡美人横在面前,可惜她的命运快要寿终正寝了。
此词将上片与下片所写的细节串联起来,就会得到一个十分清晰的印象:没有栏杆可依的歌女,正在楼外听那熟悉的但已不属于自己的弦管乐音。“蝴蝶梦”幻,只好“强自宽”。白叹红颜薄命,看破红尘,呆立绣床旁。无望,于是以“独自眠”度过最后时光。是北宋社会使她们走向凄怆的境地,反过来她们又使北宋社会更加腐败堕落,这是历史的辩证法。

北宋哲宗元符三年(一一OO),苏轼被贬在儋州(今海南岛儋县);这首诗就是这一年的春天在儋州作的,诗中描写了作者月夜江边汲水煎茶的细节,具体地反映了被贬远方的寂寞心情。

诗人苏轼资料

赏析作者苏轼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仙。汉族,北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 查看详情>>

诗人苏轼作品: 《西新桥·昔桥本千柱》 《书晁补之所藏与可画竹》 《赠孙莘老七绝》 《追饯正辅表兄至博罗赋诗为别》 《水调歌头·公旧序云:欧阳文忠公尝问余:琴诗何者最善?答以退之听颖师琴诗。公曰:此诗固奇丽然非听琴乃听琵琶诗也。余深然之。建安章质夫家善琵琶者乞为歌词。余久不作特取退之词稍加檃括使就声律以遗之》 《南歌子·湖景》 《和陶归园田居·坐倚朱藤杖》 《南溪之南竹林中新构一茅堂予以其所处最为深》 《夜饮·短衫压手气横秋》 《读开元天宝遗事

《南乡子·何处倚阑干》相关古诗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