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囿秋风》鉴赏

朝代:明代诗人:李东阳古诗:南囿秋风更新时间:2020-11-01
古代诗人写秋风的不少,所写的对象相同,而兴寄不一。杜甫写《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秋风吹坏了他的茅屋,由己及人,他希望突然出现千万间广厦大庇天下寒士。刘禹锡的《始闻秋风》,由诗人与秋风对话写起,写到“马思边草拳毛动,雕盼青云睡眼开”,极为传神地刻画出骏马、鸷雕那种心动神惊的形象,是秋风使它心动神惊,是秋风给它们带来了虎虎的生气。则诗人的《南囿秋风》要借助于秋风写一个什么事件。从“别院”“辇路”“宫槐”“宸游”等字眼里,领悟到全诗写的正是一场王公贵人驰猎的壮景。诗里却把“秋”和“风”分开写。“秋”不过点明季节,“风”表示自然界的动静,有时候却可以张大声威或以壮行色的。不过刮风的是昨夜,今日似乎是寥廓江天而风和日丽了,那当然是出游的最佳时刻。所以临城别馆的辇路早已清理完毕而等待着大队人马整装待发了。颔联两句以“万马嘶空”“千旖拂地”写出了这场出游的声势,是一个盛大的场景。
苏东坡《密州出猎》里写了“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则出猎规格远逊于王公贵族了。但东坡这首词是借写“出猎”体现了作者保卫国家打击敌人侵略的决心的。贵族们出猎会不会炫示,玩乐。王公贵族田猎之事古已有之。《庄暴见孟子》章云:“今王田猎于此,百姓闻王车马之音,见羽旄之美,举欣欣然有喜气而相告曰:‘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田猎也!’——此无他,与民同乐也。”但从此诗看,一方面实在是空前的闹哄,万马奔腾,千旗飘动;一方面却实在很冷落,颈联两句所透露的是落雁惊飞云外之浦,飞鹰欲藏水边之台而已。这不是说没有人,人是有的,万马千旗,那至少也有千人万人;没有的是百姓。因为天子田猎之乐,与百姓无缘。孟子提出的“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的问题,不单是同乐不同乐的问题,而是王与不王的大问题。诗人的讽喻不露声色,尾联两句:“宸游睿藻年年事,况有长杨侍从才。”他平实地透露了宸游年年举行,亦当以诗文附庸风雅,更何况还有秀才们的帮忙帮闲。统治者只晓得作威作福,不懂得体察民情。
归有光《西苑观刈麦》中写的“御苑清风正麦秋,金舆晚出事宸游”句,老百姓正忙着秋收,天子却在坐舆游乐,诗人们常常轻轻一笔,而诗中的境界全出矣。东阳诗平实而含蕴,于此诗亦可窥一斑。
《游岳麓寺》是明代诗人李东阳创作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主要描写的是岳麓山。首联写岳麓山山峰高耸,盘旋而上,颔联写岳麓山上所见的近景,颈联写岳麓山上所见的远景,尾联写心中感受,含蓄地表达作者思念家与亲人的心情。此诗由近及远,再由远及近,有时近景与远景相交错,呈现多层次的复杂画面。
明成化八年(1466年),二十六岁的翰林院编修李东阳陪同父亲返故乡茶陵(长沙附近)省亲,游岳麓山,写下这首诗。

诗人李东阳资料

鉴赏作者李东阳

李东阳生于正统十二年六月九日,卒于正德十一年七月二十日(1447年7月21日-1516年8月17日),字宾之,号西涯。祖籍湖广长沙府茶陵,因家族世代为行伍出身,入京师戍守,属金吾左卫籍。李东阳八岁时以神童入顺天..... 查看详情>>

诗人李东阳作品: 《卿勿言》 《王仁辅见和雪后西华联句用韵答之》 《九日和王世赏韵》 《送萧履庵之镇宁》 《墓山八韵·玉屏耀金》 《斋居日待诸同官不至》 《寄庄孔旸·背郭诛茅草盖堂》 《雪后早朝》 《郊行二首柬张遂逸亲家·芒鞋随意踏青莎》 《正月四日受郊戒复陪庙享是日饮福受胙皆免

《南囿秋风》相关古诗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