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园·不种夭桃与绿杨》创作背景

朝代:宋代诗人:苏轼古诗:南园·不种夭桃与绿杨更新时间:2017-11-02
《南园》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前两句暗切文同的知州身份,写春天到来他不去栽种、观赏夭桃绿杨,而一心一意努力督促农事,见出他对民生的极度关注。后二句采用联想及比喻等多种修辞手段,画出一幅未来的、诱人的丰收图景。
这首诗是苏轼《和文与可洋州园池》组诗中的一首。组诗共三十首,这是其中第二十九首,于1076年(熙宁九年)知密州任上作。文与可,即文同,善画竹及山水。他是苏轼的从表兄,二人相交甚厚,经常有诗交往来。文与可守洋州(治所在今陕西洋县)时,曾寄给苏轼三十首《洋州园池》,苏轼皆依题和之。
根据宋代学者家诚之所编的《石室先生年谱》中“先生赴洋州,在熙宁八年秋冬之交,至丁巳秋任满还京”的记述,可知文与可守洋州是在1075年—1076年(熙宁八年至九年),其时正是苏轼被排挤出朝廷之后,由杭州通判调任密州知州时期。
注释
⑴夭桃:《诗·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夭,秾盛貌。
⑵使君:汉以后对州郡长官的尊称。候农桑:一作“作农桑”,指视察农桑之事。候,伺望。
⑶”春畦“二句:王十朋注本卷十引赵次公曰:“此格谓之言山不言山,言水不言水之格,最为巧妙。”“旧《眉山集》一本云‘桑畴’、‘麦垅’,今云‘春畴’、‘夏垅’。言‘春’则知其为桑,况下又有‘罗纨腻’字;言‘夏’则知其为麦,况下又有‘饼饵香’字乎?······”春畦(qí),一作“春畴”,一作“春畦”。罗纨(wán),泛指丝绸绢缎。腻,指细腻柔滑。夏垅,一作“麦垅”,一作“夏垅”。饼饵(ěr),饼与饵,泛指饼类食物。《急就篇》二:“饼饵麦饭甘豆羹。”注:“溲面而蒸熟之则为饼,······溲米而蒸熟之则为饵。”
白话译文
不种秾丽的桃花和碧绿的杨柳,使君你只是全心去视察农桑。春雨降落在种植桑树的田区,我仿佛已感觉到丝绸的细腻柔爽,夏风吹过麦地的土埂,我似乎就闻着面饼的扑鼻芳香。

诗人苏轼资料

创作背景作者苏轼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仙。汉族,北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 查看详情>>

诗人苏轼作品: 《西新桥·昔桥本千柱》 《书晁补之所藏与可画竹》 《赠孙莘老七绝》 《追饯正辅表兄至博罗赋诗为别》 《水调歌头·公旧序云:欧阳文忠公尝问余:琴诗何者最善?答以退之听颖师琴诗。公曰:此诗固奇丽然非听琴乃听琵琶诗也。余深然之。建安章质夫家善琵琶者乞为歌词。余久不作特取退之词稍加檃括使就声律以遗之》 《南歌子·湖景》 《和陶归园田居·坐倚朱藤杖》 《南溪之南竹林中新构一茅堂予以其所处最为深》 《夜饮·短衫压手气横秋》 《读开元天宝遗事

《南园·不种夭桃与绿杨》相关古诗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