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修不喜释氏》注释译文

朝代:唐代诗人:无名氏文言文:欧阳修不喜释氏更新时间:2020-01-08
注释
1。欧阳文忠公:即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欧阳修,他死后谥“文忠”。
2。释氏:佛教,因为佛教创始人为释迦牟尼,故称释氏。
3。天章阁待制:天章阁,皇室藏书机构。待制,官职名。
4。贱:鄙视,轻视,低贱。
5。伏:同“服”,佩服。
6。正色:神情严肃的样子
7。士:读书人。
8。或:有的人。
9。以:用。
10。辨:同“辩”辩解,解释
11。必:一定。
12。所以:。。。的原因,所用来。
13。而:表示转折,但是,却。
14。名:命名,名声。
15。何:为什么。
译文
欧阳修不喜欢佛教,谈佛教的读书人,欧阳修必定板着脸严肃地看对方,而欧阳修最小的儿子字“和尚”,有人问:“你既然不喜欢佛教,却允许儿子字“和尚”,这是为什么呢?”欧阳修说:“我正因为轻视佛教,所以像现在用牛驴为小儿子命名罢了。”提问的人大笑,而且佩服他的辩解。
注释
恭:肃敬,谦逊有礼.
荣:荣华显贵.
俭:行为约束而有节制,不放纵.
尊盛:位高势盛.
贵:地位显要。
畏:同“威”,威严。
聪明:指明察事理.
睿智:聪慧,明智.
愚:愚拙,不巧伪.
哲:明智,聪明.
博闻强记:见闻广博,记忆力强。
由:奉行,遵从.
慎:谨慎,慎重.
卑:低下 。
译文
周成王将鲁国土地封给周公姬旦的儿子伯禽。周公姬旦告诫儿子说:“去了以后,你不要因为(受封于)鲁国就怠慢人才。我是文王的儿子,武王的弟弟,成王的叔叔,又身兼辅佐皇上的重任,我在天下的地位也不算轻的了。可是洗一次头,要多次停下来,握着自己已散的头发;吃一顿饭,要多次停下来,接待宾客,(即使这样)还怕因怠慢而失去人才。我听说,品行高尚仍常怀恭敬之心的人,必享荣耀;封地辽阔,物产丰富,仍能保持勤俭的人,他的生活必定安定;官职位高势盛,仍然保持谦卑的人,是真正高贵的人;人口众多、军队强大,仍能常怀敬畏之心,防备外患的人,必是胜利的人;自身聪慧、明智但仍觉得自己愚笨的人,是富有哲思的人;见闻广博,记忆力强,但仍觉得自己见识浅陋的人,是一个有智慧的人。这六点都是谦虚谨慎的美德。即使尊贵如天子,富裕得拥有天下,便是因为奉行尊崇这些品德。不谦虚谨慎从而失去天下,(进而导致)自己身亡的人,桀、纣就是这样。(你)能不慎重吗?”

诗人无名氏资料

注释译文作者无名氏

佚名,亦称无名氏,指身份不明或者尚未了解姓名的人。源于古代或民间、不知由谁创作的文学、音乐作品会以佚名为作者名称。在汉语中,常用张三、李四、某君、某某、某甲、子虚乌有等暂时用作为无名氏的..... 查看详情>>

诗人无名氏作品: 《吴王射狙》 《初过汉江》 《忆秦娥·瑶台月》 《满江红·雪共梅花》 《子夜四时歌·夏歌》 《引声歌·天地之道》 《蓦山溪·青春三月》 《无名氏·白伫舞歌诗》 《企喻歌·男儿可怜虫》 《南岳夫人授太上宫中歌

《欧阳修不喜释氏》相关文言文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