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阳兴传》注释译文

朝代:魏晋诗人:陈寿文言文:濮阳兴传更新时间:2018-11-14
濮阳兴,字子元,陈留人。他的父亲濮阳逸,汉朝末年躲避战乱到江东,官至长沙太守。濮阳兴少时有才士的声名,孙权时期任上虞县县令,逐渐升至尚书左曹,以五官中郎将的身份出使蜀国,回朝后任会稽太守。当时琅王牙王孙休居住会稽,濮阳兴与他交结深厚。及至孙休登位,征召濮阳兴为太常卫将军、负责军国事务,封爵外黄侯。
永安三年(260),都尉严密修建丹杨湖田,筑浦里塘。孙休诏令百官相聚商议,都认为费工太多而湖田不能保证造成,只有濮阳兴认为可以成功。于是召集众多兵士、百姓前去兴修,工程所费人力财力不可胜数,士卒死的死、逃的逃,还有的自杀,百姓十分怨恨濮阳兴。濮阳兴被升为丞相,与孙休的重臣左将军张布相互勾结,国人大失所望。永安七年(264)七月,孙休去世。左典军万。。素来与乌程侯孙鰑友好,于是劝濮阳兴、张布废黜孙休的嫡子而迎立孙皓为帝。孙皓登位后,加授濮阳兴为侍郎,兼任青州牧。不久万。。谮毁说濮阳兴、张布悔恨原先迎立孙皓为帝。当年十一月初一日上朝时,孙皓借机收捕濮阳兴、张布,将他们流放到广州,又派人在半路上追杀他们,并夷灭他们的三族。
王蕃,字永元,庐江人。他博览多闻,兼通历法、六艺。起始为尚书郎,后辞官而去。
孙休即位后,他与贺邵、薛莹、虞汜一道为散骑中常侍,都被加授驸马都尉。当时社会评论认为他很清雅。朝廷派遣他出使蜀国,蜀人称赏他,回朝任夏口监军。孙皓在位初年,王蕃又入朝为常侍,与万彧官职一样。万彧与孙皓有旧交,其人鄙俗之人,仗势侵辱王蕃,说王蕃自我轻贱。又中书丞陈声,是孙皓的嬖臣,多次在孙皓面前谮毁王蕃。王蕃气质高风亮节,不能低声下气看人脸色行事,有时违忤孙皓的意旨,时间长了即受责备。
甘露二年(266),丁忠出使晋国回国,孙皓大摆宴席会集群臣,王蕃饮酒大醉,当即倒地,孙皓怀疑王蕃不敬而不高兴,让人把他抬到外面去。很快王蕃请求回来,酒还未全醒。王蕃的性情一向有威严气势,此时举止自若,孙皓大怒,喝令手下人将王蕃斩杀在大殿下。卫将军滕牧、征西将军留平为他求情,孙皓不允。丞相陆凯上奏说:“常侍王蕃内修美德外明事理,知晓天道了解万物,处事朝中正直忠心,是社稷的重臣,大吴的龙逢啊!从前他奉事景皇帝,进谏献策于左右,景皇帝钦佩赞赏他,赞叹他卓越超群。而陛下恼恨他说话刺耳,厌恶他直言对答,将他斩首于殿堂,抛尸于野外,国内人民为他伤心,有识之士为他悲悼。”他痛惜王蕃即是这样。王蕃死时仅三十九岁,孙皓将他的家属流放到广州。他的两个弟弟王著、王延,都是杰出才器之士,郭马起兵叛乱时,他们不肯为郭马所任用,故被杀害。

诗人陈寿资料

注释译文作者陈寿

陈寿(233年-297年),字承祚。巴西郡安汉县(今四川南充)人。三国时蜀汉及西晋时著名史学家。陈寿少时好学,师事同郡学者谯周,在蜀汉时曾任卫将军主簿、东观秘书郎、观阁令史、散骑黄门侍郎等职。当时,宦官黄..... 查看详情>>

诗人陈寿作品: 《刘璋传》 《柳世隆传》 《朱异传》 《辛毗传》 《周泰传》 《黄忠传》 《秋日武陵客舍写怀》 《徐奕传》 《邴原传》 《郭淮传

《濮阳兴传》相关文言文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