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楼月·寒仍暑》赏析

朝代:金朝诗人:完颜璹古诗:秦楼月·寒仍暑更新时间:2017-11-19
历来征人羁旅情苦,无非苦于时空变迁和阻隔,以致人事移迁,所欢不再、所期难践、所愿落空。完颜璹作为金国的天潢贵裔,原不会有征人羁旅的感受,可是他已生际衰世,金宣宗完颜珣南迁,其正值中年,他死后二年,金国亦覆亡。所以离乱时世,完颜璹深有体味。然而,现实的人世间的感知,在这位王公才人的心灵上却不是无力地导向低沉的哀伤,而是以他积累的丰厚的学识酵化为对人生宽广意义上的哲理思辨。上片从时空的永不消逝又永远在流逝,以表现人生本来很渺小很短暂。下片则从微观角度,写秋色悲人,征程苦人,然而征帆举处,离情别苦其实就在惊雁影里、柔橹声中消失流逝。片帆永无止境,征帆举时的苦也就是短暂一瞬间的事。
完颜璹的思辨,就其本旨来说,是悟解并叩动虚无之门,意在解脱心底的苦哀。他求的是大解脱,远较凄切惨淡的心绪抒露为高,但也从另一端表明其感慨深重,正不易解脱。词的认识和审美意义还不止于作品本身,更在于汉文化薰陶力的巨大。以女真立国自1115年(金太祖完颜旻收国元年)算起,到完颜璹出世,仅只过了半个世纪而已,完颜家族已涌现如此高度通晓汉文化的人才,民族间以汉文化为主体的融汇力,是一个文化探讨的重要命题。这不是历史的偶然现象,此后,蒙古族统治王朝以及“后金”即满清再次重现了这样的景观。
《鹧鸪天·座中有眉山隐客史应之和前韵即席答之》是宋代文学家、书法家黄庭坚的词作。此词通过一个“淫坊酒肆狂居士”的形象,展现了作者从坎坷的仕途得来的人生体验,抒发了作者胸中的苦闷和激愤。全词笔墨简洁,借重阳酒会写人生感慨,全用一个“醉”字概括。词人采取自乐自娱、放浪形骸、侮世慢俗的方式来发泄心中郁结的愤懑与不平,对现实中的政治迫害进行调侃和抗争,体现了词人挣脱世俗约束的理想。其实,诗人并非胸无大志、只知享乐,只是他仕途失意,满腔郁愤,因此才以这种傲兀疏狂的形象来宣泄对现实的不满,并表达自己不肯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情操。
此词大约作于宋哲宗元符二年(1099)重阳节之后数日。当时黄庭坚在戎州(今四川宜宾)贬所,此时处于贬谪中整整四年,心情抑郁。此词同调同韵共有三首,此为第二首。第一首有副题曰:“明日独酌自嘲呈史应之。”之后史应之酬和,这首词是黄庭坚在宴席间对史应之和作的再和。
一说此词作于元符三年(1100),当时黄庭坚在青神(今四川青神)。

诗人完颜璹资料

赏析作者完颜璹

完颜璹(1172-1232)本名寿孙,字仲实,一字子瑜,号樗轩老人。金世宗孙,越王完颜永功长子。天资雅重,薄于世味,累封密国公。天兴元年(1232)蒙古军攻金者汴梁,围城中以疾卒,年六十一。平生诗文甚多,自删其诗存三百..... 查看详情>>

诗人完颜璹作品: 《春半喜晴·阴寒二月雪含云》 《题纸衣道者图》 《沁园春·壮岁耽书》 《溪景·飞飞鸥鸟自徜徉》 《送王生西游》 《青玉案·冻云封却驼冈路》 《閒咏·岁晚陶元亮》 《得友人书·闻有书来喜欲狂》 《池莲·轻轻姿质淡娟娟》 《梁台·汴水悠悠蔡水来

古诗《秦楼月·寒仍暑》的名句翻译赏析

《秦楼月·寒仍暑》相关古诗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