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宋代 > 欧阳修 > 记旧本韩文后原文及翻译赏析

记旧本韩文后

朝代:宋代作者:欧阳修更新时间:2019-12-26
予少家汉东2,汉东僻陋无学者,吾家又贫无藏书。州南有大姓李氏者,其子尧辅颇好学。予为儿童时,多游其家。见其弊3筐贮故书在壁间,发而视之,得唐《昌黎先生文集》六卷,脱落颠倒,无次序;因4乞5李氏以归。读之,见其言深厚而雄博,然予犹少6,未能悉究其义,徒见其浩然无涯7,若可爱8。
是时天下学者,杨、刘之作9,号为“时文”10,能者11取科第,擅12名声,以夸荣当世,未尝有道韩文者。予亦方举进士13,以礼部诗赋为事14。年十有七,试于州,为有司所黜15。因取所藏韩氏之文复阅之,则喟然16叹曰:“学者17当至于是而止尔!”固怪时人之不道,而顾己亦未暇学18,徒时时独念于予心,以谓方从19进士干禄20以养亲。苟得禄矣,当尽力于斯文21,以偿其素志22。
后七年23,举进士及第24,官于洛阳25。而尹师鲁26之徒皆在,遂相与作为古文,因出所藏《昌黎集》而补缀27之。求人家所有旧本而校定之。其后天下学者,亦渐趋于古,而韩文遂行于世,至于今盖三十余年矣。学者非韩不学也,可谓盛矣!
呜呼!道固有行于远而止于近,有忽于往而贵于今者。非惟世俗好恶之使然,亦其理有当然者28。故孔、孟惶惶29于一时,而师法于千万世。韩氏之文,没而不见者二百年,而后大施于今30。此又非特31好恶之所上下,盖其久而愈明,不可磨灭,虽蔽于暂32,而终耀于无穷者,其道当然也。
予之始得于韩也,当其沉没弃废之时。予固知其不足以追时好33而取势利34,于是就而学之,则予之所为者,岂所以急名誉35而干势利之用哉?亦志乎久而已矣36!故予之仕,于进不为喜,退不为惧者,盖其志先定,而所学者宜然也。
集本37出于蜀38,文字刻画,颇精于今世俗本39,而脱缪40尤多。凡三十年间,闻人有善本41者,必求而改正之。其最后卷帙42不足,今不复补者43,重增其故44也。予家藏书万卷,独《昌黎先生集》为旧物也。呜呼!韩氏之文之道45,万世所共尊,天下所共传46而有也。予于此本,特以47其旧物而尤惜之。

欧阳修资料

记旧本韩文后作者欧阳修

欧阳修(1007年8月1日-1072年9月22日),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且在政治上负有盛名。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谥号文忠..... 查看详情>>

欧阳修古诗代表作品: 《武陵春·宝幄华灯相见夜》 《虫鸣·叶落秋水冷》 《蝶恋花·尝爱西湖春色早》 《勉刘申·有司精考覈》 《送朱职方提举运盐》 《寄题洛阳致政第少卿静居堂》 《李晟传》 《送高君先辈还家》 《送张洞推官赴永兴经略司》 《呈圣俞·吾爱陶靖节

记旧本韩文后原文及翻译赏析

第一段作者记叙了自己少年时期偶得《昌黎先生文集》的情况。这部书当时是装在一个朋友家墙壁间的破竹筐中,已脱落颠倒、次序很乱。这一情况的记叙间接说明韩愈、柳宗元在中唐时期掀起的古文运动已经衰落,盛行于五代的形式主义骈体文重新抬头,韩文已不被人重视。然而作者读后却觉得韩文深厚而雄博,浩然无涯。虽然由于年轻还不能全...'

查看详情>>

注释旧本韩文:即《昌黎先生文集》,唐代古文运动的主要倡导者韩愈的文集,为其弟子李汉编辑。汉东:宋代随州有汉东郡,位于汉水以东。弊:同“敝”,破烂,坏。因:于是。乞:讨,求人给予。犹少:年纪还小。浩然无涯:广大无边。文中指文气汪洋恣肆,不受拘束的样子。若可爱:好像很令人喜爱。杨、刘之作:杨亿、刘筠的作品。杨、刘:均为宋初西昆...'

查看详情>>

《记旧本韩文后》是北宋文学家欧阳修创作的一篇跋文。文章回顾了作者三十多年来从接触韩文到学习韩文再到倡导古文运动的全过程,强调为学为文应该不趋世俗、不急名誉,表现作者志在发扬韩愈之文、韩愈之道的理想与决心,是研究北宋古文运动和欧阳修创作道路的重要资料。 文章叙议结合,语言平实朴素,感情真挚,富有感染力。《记旧本韩...'

查看详情>>

文言文《记旧本韩文后》相关文章翻译赏析

  • 文言文《冯唐传》 - - 班固 - - 冯唐,祖父赵人也。父徙代。汉兴徙安陵。唐以孝著,为郎中署长,事文帝。帝辇过,问唐曰:“父老何自为郎?家安在?”具以实言。文帝曰:“吾居代时,吾尚食监高祛...
  • 文言文《王陵传》 - - 班固 - - 王陵,沛人也。始为县豪,高祖微时兄事陵。及高祖起沛,人咸阳,陵亦聚党数千人,居南阳,不肯从沛公。及汉王之还击项籍,陵乃以兵属汉。项羽取陵母置军中,陵使至,则东乡坐陵母,欲...
  • 文言文《何陋轩记》 - - 王守仁 - - 昔孔子欲居九夷,人以为陋。孔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守仁以罪谪龙场,龙场古夷蔡之外。人皆以予自上国往,将陋其地,弗能居也;而予处之旬月,安而乐之。夷之人...
  • 文言文《书吴潘二子事》 - - 顾炎武 - - 苏之吴江有吴炎、潘柽章二子,皆高才,当国变后,年皆二十以上,并弃其诸生,以诗文自豪。既而曰:“此不足传也,当成一代史书,以继迁、固之后。”于是购得《实录》,复...
  • 文言文《贺循传》 - - 房玄龄 - - 贺循,字彦先,会稽山阴人也。族高祖纯,博学有重名,汉安帝时为侍中,避安帝父讳,改为贺氏。循少婴家难,流放海隅,吴平,乃还本郡。操尚高厉,童龀不群,言行进止,必以礼让,国相丁乂请...
  • 文言文《蔡徵传》 - - 姚思廉 - - 蔡徵,字希祥,侍中、中抚军将军景历子也。幼聪敏,精识强记。七岁,丁母忧,居丧如成人礼。继母刘氏性悍忌,视之不以道,徵供侍益谨,初无怨色。徵本名览,景历以为有王祥之性,更名...
  • 文言文《刘长佑传》 - - 赵尔巽 - - 刘长佑,字印渠,湖南新宁人。道光二十九年拔贡。与同县江忠源友。咸丰二年,忠源率乡勇赴广西助剿,长佑从。粤匪自桂林走湖南,忠源破之於蓑衣渡,长佑有赞画功,奖叙教谕。又...
  • 文言文《马芳传》 - - 朱由检 - - 马芳,字德馨,蔚州人。十岁为北寇所掠,使之牧。芳私以曲木为弓,剡矢射。俺答猎,虎虓其前,芳一发毙之。乃授以良弓矢、善马,侍左右。芳阳为之用,而潜自间道亡归。周尚文镇大...
  • 文言文《尹思贞传》 - - 欧阳修 - - 尹思贞,京兆长安人。弱冠以明经第,调隆州参军事。属邑豪蒲氏骜肆不法,州檄思贞按之,擿其奸赃万计,卒论死,部人称庆,刻石叹颂。迁明堂令,以善政闻。擢殿中少监,检校沼州刺史...
  • 文言文《崔琰列传》 - - 陈寿 - - 崔琰字季圭,清河东武城人也。少朴讷,好击剑,尚武事。年二十三,乡移为正,始感激,读《论语》、韩诗。至年二十九,乃结公孙方等就郑玄受学。学未期,徐州黄巾贼攻破北海,时谷籴...
  • 文言文《蔡茂传》 - - 范晔 - - 蔡茂字子礼,河内怀人也。哀、平间以儒学显,征试博士,对策陈灾异,以高等擢拜议郎,迁侍中。遇王莽居摄,以病自免,不仕莽朝。会天下扰乱,茂素与窦融善,因避难归之。融欲以为张...
  • 文言文《吴祐传》 - - 范晔 - - 吴祐字季英,陈留长垣人也。父恢,为南海太守。祐年十二,随从到官。恢欲杀青简以写经书,祐谏曰:“今大人逾越五岭远在海滨其俗诚陋然旧多珍怪上为国家所疑下为权戚...
  • 文言文《马价十倍》 - - 刘向 - - 人有卖骏马者,比三旦立市,人莫之知。往见伯乐曰:“臣有骏马,欲卖之,比三旦立于市,人莫与言,愿子还而视之,去而顾之,臣请献一朝之贾。”伯乐乃还而视之,去而顾之,一...
  • 文言文《千金市骨》 - - 无名氏 - - 古之君王,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言于君曰:“请求之。”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马。马已死,买其首五百金,反以报君。君大怒曰:“所求者生马,安事...
  • 文言文《墨子言多不辩》 - - 韩非 - - 楚王谓田鸠曰:“墨子者,显学也。其身体则可,其言多而不辩,何也? ”曰:“昔秦伯嫁其女于晋公子,令晋为之饰装,从衣文之媵七十人。至晋, 晋人爱其妾而贱公女...
  • 文言文《山魅漆镜》 - - 无名氏 - - 济南郡方山之南有明镜石焉,方三丈余也。山魅行状,了了然著镜中,莫之遁。至南燕时,山魅恶其照也,而漆之俾弗明。自镜石漆而山魅昼炽,人足扫矣。...
  • 文言文《孟尝君聘于楚》 - - 无名氏 - - 孟尝君聘于楚,楚王遗之象床 。登徒直送之,不欲行,谓孟尝君门人公孙戌曰:“象床 之直千金,苟伤之毫发,则卖妻子不足偿也。足下能使仆无行者,有先人之宝剑,愿献之。&rd...
  • 文言文《县令捕蝗》 - - 叶梦得 - - 钱勰为如皋县令,会岁旱蝗发,而泰兴令独绐郡将云:“县界无蝗。”已而蝗大起。郡将诘之,令辞穷,乃言县本无蝗,盖自如皋飞来,乃檄如皋请严捕蝗,无使侵邻境。穆甫得...
  • 文言文《周处除三害》 - - 刘义庆 - - 周处,字子隐,义兴阳羡人也。父鲂,吴鄱阳太守。处少孤,未弱冠,膂力绝人,好驰骋田猎,不修细行,纵情肆欲,州曲患之。处自知为人所恶,乃慨然有改励之志,谓父老曰:“今时和岁...
  • 文言文《浑沌之死》 - - 庄子 - - 南海之帝为倏,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帝为浑沌。倏与忽时相与遇于浑沌之地,浑沌待之甚善。倏与忽谋报浑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