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士好古》注释译文

朝代:唐代诗人:无名氏文言文:秦士好古更新时间:2018-08-10
注释
逾:超过
罄:用尽、尽
秦士:秦地的读书人。秦:今陕西、甘肃一带。
踵门:亲至其门。踵:亲自到。
鲁哀公:春秋时鲁国的国君。
命席:即看座。
负郭之田:靠近城墙边。郭:城墙。
太王避狄:太王名亶父,周文王的祖父。因受狄人侵扰,亶父率部由邠迁于岐。
邠:古国名,故地在今陕西省旬邑、彬县一带,为周的先人公刘所建。
箠:杖,棍。
衣食父母:这是乞丐对施主的称呼
译文
秦朝有个好古物成瘾的士人,即使价格再高他也要千方百计地买回家来。一天,一个人扯着一块烂席片登门来告诉他,说:“这是以前鲁哀公有事请教孔子时,赐孔子的座席。”秦士十分高兴,认为这是难得的古物,就用靠近城墙的田地交换它。
过了些时候,又有一个人手持一把古杖找上门来卖给他,说:“这是周文王为了避开狄人的侵扰离开邠地时锁拄的手杖,比孔子所坐的席子还要早几百年呢!你该出什么价钱?”秦士大喜就倾尽家中资财买了下来。
没过多久,又有一个人手捧一只朽烂的漆碗来兜售,对秦士说:“您买的席和杖都算不上古物。这个漆碗是舜帝造漆器时做的,这比周还远。”秦士更认为这个东西古老,就把正住着的宅院作价买下了这只木碗。
秦士三件古物到手,却落得田资用尽,无衣无食,然而好古之心却使他始终不忍丢弃古物。因此秦士就披上“哀公之席”,拿着“太王之杖”,捧着“舜帝之碗”,在集市乞讨,口中喊着:
“衣食父母们啊,您若有太公时的九府钱,就行行好,给我一文吧。”
字词
1.罗:用网捕捉。
2.调其舌:意为将鸲鹆的舌头剪圆,教它学人说话。调,调教。
3.效:模仿。
4.谓:对……说
4.未尝言也:意为等于没有说。
5.鸲鹆:鸟名。俗称"八哥"
6.善:好(善于;另义项)
7.久之:过了很久
8.甚:很
9.俯:低下
10.首:头
11.惭:惭愧
翻译
(有一种叫)八哥的鸟出生在南方,南方人用网捕捉(它)并教它说话。时间长了,(它)能模仿人说话,(但是)只能模仿几句就停下了。一天到晚所模仿的,只是那几句而已。(有一只)蝉在院子(的树上)叫,鸲鹆听了便讥笑它。蝉对鸲鹆说:“你能说人话,很好;但是(你)所说的,不曾有一句是表达自己心意的话,哪里像我自己叫的(都是)表达自己心意的声音!”鸲鹆惭愧地低下了头,到死不再模仿人说话了。

诗人无名氏资料

注释译文作者无名氏

佚名,亦称无名氏,指身份不明或者尚未了解姓名的人。源于古代或民间、不知由谁创作的文学、音乐作品会以佚名为作者名称。在汉语中,常用张三、李四、某君、某某、某甲、子虚乌有等暂时用作为无名氏的..... 查看详情>>

诗人无名氏作品: 《吴王射狙》 《初过汉江》 《忆秦娥·瑶台月》 《满江红·雪共梅花》 《子夜四时歌·夏歌》 《引声歌·天地之道》 《蓦山溪·青春三月》 《无名氏·白伫舞歌诗》 《企喻歌·男儿可怜虫》 《南岳夫人授太上宫中歌

《秦士好古》相关文言文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