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雁》创作背景

朝代:明代诗人:高启古诗:沁园春·雁更新时间:2020-10-21
《沁园春·雁》是元末明初词人高启创作的一首咏雁词。上片写雁群南飞,赞美了它们的奋进精神和坚强毅力。下片写雁群环境恶劣,危机四伏,惊魂难定。作者表面上写雁,实际上是写封建社会士大夫的人生现实。通篇托意高远,刻划细腻,语言秀雅,格调凄楚,极尽幽怨悲凉之情。
元末时,高启曾在吴王张士诚手下任职。朱元璋夺取政权后,他虽曾应诏出任新朝,但在以猜忌、滥杀闻名的朱氏控制下,不能不产生一种畏惧感。这首词就是借咏雁来自慨身世,字里行间充溢着抑郁的情调。
注释
1.沁园春:词牌名,又名“东仙”、“寿星明”、“洞庭春色”等。正体双调一百十四字,前段十三句四平韵,后段十二句五平韵。
2.南楼塑信:古人有鸿雁传书的说法,望信与望雁相关。赵嘏《寒塘》诗:“乡心正无限,一雁过南楼。”
3.“西窗”二句:用李商隐《夜雨寄北》“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诗意。
4.写月书斜:指雁行在月下斜飞,排成“一”字或“人”字。
5.战霜:指雁儿勇敢地迎着寒霜飞行潇湘,本指湖南省的潇水和湘江,用为湖南地区的代称。钱起《归雁》诗:“潇湘何事等闲回,水碧沙明两岸苔。”“潇湘”二字是用典,传说雁南飞到湖南衡的回雁峰而止,故以此极写其远行。
6.似落筝弦:古人把斜列的筝柱称为雁行,所以这里说风吹雁落,似筝上弦索脱落。
7.戍角:守边军营的号角。
8.“悠悠”二句:用张继《枫桥夜泊》“江枫渔火对愁眠”诗意。
9.“陇塞”二句:写雁儿艰难的行程。陇塞:陇山。在甘肃省,这里泛指北方山川。间关:崎岖艰险的道路。《后汉书·马援传》:“间关险难,触冒万死。”
10.“莫恋”句:劝喻莫为稻梁谋的意思。大雁以田间遗粮为食,而到田间觅食,就要冒被捕杀的危险。
11.“教弋”句:汉扬雄《法言·问明》:“治则见,乱则隐。鸿飞冥冥,弋人何慕焉?”鸿高飞入云,弋人不得射获。喻脱羁远害。弋人,用箭射鸟的人。弋,带丝绳的箭,词中指用箭射。
白话译文
万木绸零时你飞来,春暖花开之后你又归去,秋来春去年年岁岁,记得帘外夕阳低垂南楼中盼望着你带信,西窗夜雨里你那凄哀的叫声令人难以入睡。月光下书写着大字,浓霜里队形整整齐齐,冲破潇湘云雾万里,忽然一阵狂风吹断队形,两三只鸿雁啊就像筝弦断裂般分离。
寒烟中鸿雁互相呼唤着,只愿栖宿在荒僻的芦花浅水里,怨恨那呜呜作响的号角,忽然使孤雁受惊飞起/江边那闪闪烁烁的淮火,常常照射着孤独愁苦不能入睡,越过雄壮的陇头关山,跨过冷的江河湖海,不要留恋田地里残留的稻穗,让那些捕猎者们徒然羡慕吧,孤雁依然翱翔在云海苍茫的高空里。

诗人高启资料

创作背景作者高启

高启(1336-1374),汉族,元末明初著名诗人,字季迪,号槎轩,长洲(今江苏苏州市)人。元末隐居吴淞青丘,自号青丘子。高启才华高逸,学问渊博,能文,尤精于诗,与刘基、宋濂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又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 查看详情>>

诗人高启作品: 《和周山人见寄寒夜客怀之作》 《赠陶篷先生·鲁连岂赵客》 《西园閒兴·看到竹过邻》 《奉天殿进元史》 《闻霰·初讶惊沙过》 《悼故顾宜人·避乱应千里》 《节妇吟·城头黑云如坏屋》 《客舍夜坐·楼角声残锁禁城》 《寓感·颓阳在川上》 《江村乐·一犬行随饷榼

古诗《沁园春·雁》的名句翻译赏析

《沁园春·雁》相关古诗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