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荷·秋荷独后时》鉴赏

朝代:清代诗人:郑燮古诗:秋荷·秋荷独后时更新时间:2020-10-13
近吟郑燮写的《秋荷》:秋荷独后时,摇落见风姿。无力争先发,非因后出奇。深为所感。
郑板桥的书画几乎无人不知。由于他的书画名声之大,其诗名便不免为之所掩,其实他不仅是杰出的书画家,也是卓越的诗人。著名画家徐悲鸿称他是“中国近三百年来最卓绝人物之一……为古今天才之难得者”。确实,郑板桥以其横溢的才华,自由地驰骋于多种艺术领域之中,令人瞠目;不管是诗画,抑或书法文章,都是他胸次情怀的自由抒发,品性学养的自然流露。他无论借助于哪一种艺术形式,表现的都是真实的自我,必不同凡俗,而且带有鲜明的个性。
“秋荷独后时,摇落见风姿。”这两句写秋风飒飒,几朵迟开的荷花挺立在一片残荷中,这里以衬托的手法表现秋荷卓然不群的秀美风姿,着墨虽不多,形象却是鲜明强烈的。这种描写固然很动人,但还算不得特别独到。如果后面两句仍循原意进一步写秋荷的美艳,纵然词藻华美,技巧高超,至多不过是描绘出一幅优美的秋荷图,到头来无非是寄意荷花,很难打破一般的程式。
“无力争先发,非因后出奇”,这两句真可谓出人意抖,一反常俗,诗人以逆笔出奇制胜地点明秋荷的“后出”并非为了一鸣惊人,自我炫耀,只不过是无力与众花争强而已。这样写,非但无损于秋荷的高雅,反而使它显得更淳朴可爱,平易可亲,不是那么自命不凡,高不可攀。应该说此诗高就高在这一立意上。张维屏说:“三绝之中有三真,曰真气、曰真意、曰真趣。”用郑板桥自己的话说,就是“直摅血性为文章”。此诗正体现了“板桥艺术”的核心——“真”。
诗人早年的遭遇颇多坎坷,生活“极贫”;仕途亦不顺利,四十岁前只是个穷秀才;诗文书画也并不很为人赏识,直至四十岁考中进士,五十岁出任范县令才摆脱困窘,名声渐大。诗人的这段经历喻之为“秋荷独后时,摇落见风姿”是很贴切的;而“无力争先发,非因后出奇”,则可看做是他对自己早年不得志的解释。不过,这里的“无力”不可简单地理解为无能,以郑板桥的旷世之才,他绝不至于自认是无能之辈,其所以不能“先发”,是因为他那傲岸不羁的个性决定了他耻于奔走逢迎,更不屑于“摧眉折腰事权贵”。桀骜刚烈的性格既不合于时流,强烈的革新意识也很难见容于当时僵死的八股科举制度,怀才不遇也就不足为怪了。诗句中虽带有明显的自嘲意味,其底蕴却是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就实质而论,此诗反映了一个正直、开明的知识分子与保守、黑暗的封建社会之间的深刻矛盾。
注释
⑴韬光:庵名,位于杭州灵隐山(北山的一部分)北高峰上,相传为唐穆宗时韬光禅师所建。⑵谳(yàn):大小成两截的山。余杭县:县城在杭州市东北约三十千米。⑶葛岭:在杭州北山,相传晋时道士葛洪曾结庐于此,岭上古迹有葛仙翁墓。南屏:为杭州南山的一部分,与北山遥遥相望。秋扇:形容南屏山的姿态。⑷雪浪:指钱塘江潮卷起的白色浪花。杭州在钱塘江口北岸,钱塘与北山之间,正好以杭州为界。从北山韬光庵望钱塘方向,则杭州像一条线一样界隔其间。⑸这两句写在韬光所见到的奇观。⑹西泠(líng):西湖桥名,又名西林、西陵,由北山经此通往西湖。⑺“肯来”句指进城。古时城市听衙门鼓声开闭,故云。⑻蝌蚪书:一种笔画类似蝌蚪的古文字。⑼乌几:黑色的几案。湘帘:用湘竹制的门(或窗)帘。⑽琉璃火:指用琉璃制成的灯盏,暗喻智慧的灯火。⑾板桥原配徐氏,在作者39岁时病殁,次年诗人游杭州作此诗,故云。前生果:指此生。佛家认为今世的结果是由前世所种之因而成。
译文
韬光古庵座落在山谷间,朝北的窗户正对着余杭县。(从韬光庵望去)葛洪的山岭就在眼下,连绵的南屏山就像一把扇子。钱塘江的浪花拍打着西湖,韬光庵与钱塘中间的杭州像一条线一样界隔开来。日出云上,云在脚下,奔雷时作,电光如蛇。山中的老和尚相貌奇特,十年不曾踏入杭州城。他连西湖中的歌舞声都不愿多听,怎么肯进城来受人管制?在僻静的房屋、幽静的山涧中养着神奇的鱼,剔除古碑上的苔藓,露出很古老的碑文。黑色的几案上的铜制花瓶中插着野花,清风徐徐吹动湘竹的门帘(窗帘)和竹榻。(韬光庵的和尚)给我提供食物而且还在精神上引导我,我的几间茅屋就在山的左边。我们住在不同的房子里,耕种各自的土地,晚上相聚在同一盏灯光下。我已经没有家也不愿回去,我请求在此了却前生的夙愿。

诗人郑燮资料

鉴赏作者郑燮

郑板桥(1693-1765),原名郑燮,字克柔,号理庵,又号板桥,人称板桥先生,江苏兴化人,祖籍苏州。康熙秀才,雍正十年举人,乾隆元年(1736年)进士。官山东范县、潍县县令,政绩显著,后客居扬州,以卖画为生,郑燮为扬州八怪重..... 查看详情>>

诗人郑燮作品: 《游白狼山·悬岩小阁碧梧桐》 《题半盆兰蕊图》 《秋荷·秋荷独后时》 《道情·邈唐虞远夏殷》 《弄潮曲》 《青莲斋联·从来名士能评水》 《踏莎行·无题》 《邺城·划破寒云漳水流》 《邺城·划破寒云漳水流》 《瓮山示无方上人

古诗《秋荷·秋荷独后时》的名句翻译赏析

《秋荷·秋荷独后时》相关古诗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