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朝洛堤步月》创作背景

朝代:唐代诗人:上官仪古诗:入朝洛堤步月更新时间:2019-01-09
《入朝洛堤步月》是唐高宗朝宰相上官仪在洛阳皇城外等候朝见时创作的一首短诗。此诗通过描写作者经过洛水河堤时的见闻观感,充分表现了作者的显扬得意之情。全诗精于筹划,巧于抉择,各种自然景观巧妙组合,气度从容,艺术上极见功力。
刘餗《隋唐嘉话》载,唐高宗“承贞观之后,天下无事。(上官)仪独持国政。尝凌晨入朝,巡洛水堤,步月徐辔”,即兴吟咏了这首诗。当时一起等候入朝的官僚们,觉得“音韵清亮”,“望之犹神仙焉”。可见此诗是上官仪任宰相时所作,大约在龙朔(唐高宗年号,661—663)年间。当时,百官上早朝没有待漏院可供休息,必须在破晓前赶到皇城外等候。东都洛阳的皇城,傍洛水,城门外是天津桥。唐代宫禁森严,天津桥入夜锁闭,断绝交通,到天明才开锁放行。因此上早朝的百官都在桥下洛堤上隔水等候放行入宫,宰相也须如此。不过宰相毕竟是百官之首,虽然一例等候洛堤,但气派自非他官可比。
注释
⑴洛堤:东都洛阳皇城外百官候朝处,因临洛水而名。
⑵脉脉:原意指凝视的样子,此处用以形容水流的悠远绵长状。广川:洛水。
⑶历:经过。长洲:指洛堤。洛堤是官道,路面铺沙,以便车马通行,故喻称“长洲”。
⑷曙:明亮。
白话译文
宽广的洛水悠远安详地流向远方,我气定神闲地驱马走在洛河长堤。
乌鹊在月落将曙之际不时地飞过,初秋寒蝉在野外晨风中嘶声噪鸣。

诗人上官仪资料

创作背景作者上官仪

上官仪(608年-665年),字游韶,陕州陕县(今河南陕县)人,唐朝宰相、诗人,才女上官婉儿的祖父。 上官仪早年曾出家为僧,后以进士及第,历任弘文馆直学士、秘书郎、起居郎、秘书少监、太子中舍人。他是初唐著..... 查看详情>>

诗人上官仪作品: 《江王太妃挽歌》 《高密长公主挽歌》 《和太尉戏赠高阳公》 《早春桂林殿应诏·步辇出披香》 《奉和颍川公秋夜》 《早春桂林殿应诏》 《奉和秋日即目应制》 《假作屏风诗·绿叶霜中夏》 《从驾闾山咏马》 《假作美人诗·宋腊何须说

《入朝洛堤步月》相关古诗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