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在汉孝道上赠车中女同志》创作背景

朝代:现代诗人:董必武古诗:三八在汉孝道上赠车中女同志更新时间:2020-10-20
《三八在汉孝道上赠车中女同志》是董必武同志在1960年3月8日所写的一首诗。该诗写得短小精悍,语短意长,宛如一幅用笔极简练的速写,寥寥数笔就勾勒出妇女争取解放的艰难历程和新时代女性的特点。诗中塑造了女革命者光彩照人的形象。她们为推翻旧制度和争取自身的解放,曾与男子一道冲锋陷阵,置身战斗的最前沿,又为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更是意气风发地忘我工作。
董必武为摸清人民生活的真实情况,反击当时愈演愈烈的浮夸风,制止弄虚做假,遂从1959年开始,抱着多病的身体,以70多岁的高龄,四处奔波于全国各地,进行考察、调查,断断续续花费了三四年的时间。在1960年“三八”这一天,诗人正乘车赴南方调查,于是写诗一首,赠给同车的女同志,向她们致以节日的祝贺和慰问。
这首小诗通篇用比,鲜明刻划出新女性的光辉形象。诗人笔下的女性,决非秦香莲式的受难者形象,令人一掬同情之泪,而是富有独立自主和时代精神的强者形象,令人望之而生敬意。
首句“石压草不死”,一着笔就以小草的顽强生命力暗寓女性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在这里,小草的生机勃勃不是体现在“春风吹又生”的繁衍、再生能力上,而在于她自身对岩石的顽强抗争上。这正是当代女性所孜孜追求的,即女性的价值不是仅仅体现在她们的生育能力上,她们要追求属于自我的一块空间。这块空间是独立于母亲角色和妻子角色之外的。作为女人,她的含义不只在于是丈夫的妻子、儿女的母亲,她还是一个社会的人,人格上是独立自主的,不必依附于别人,把自己的生命和价值寄托在对参天大树的攀援上,以此炫耀、证明自己。
“石”这个意象,象征着压在妇女头上几千年的性别歧视和偏见。这些偏见不仅根深蒂固,而且愚顽坚硬,甚至这些石头堆积成一座座大山,压在女性头上。女性在政治上受到歧视,在道德上受到偏见的困扰,在经济上要受到男性的压迫,在人格上也要附庸于男子,不能做到自我完善和自主,而造成这一切的根本原因仅仅是生为女人,这是多么不合理,多么不公平。因此,理所当然受到女性的反抗和批判。她们凭着坚韧不拔的毅力,在石头的重扼下,极力扩展自己的生命空间,发展自己的个性,同石头进行着韧性的战斗,恐怕连石头都会惊叹她们小小的身躯内竟然蕴藏着这么大的能量。在政治、道德、经济、人格等层层巨石的重压下,小草依旧保持旺盛的生命力,这本身就是一大奇迹。这也正是新时代女性风采的大特写。
如果说小草还停留在反抗恶势力上,无暇展示自己的个性,那么第二句“寒侵花亦开”中含笑严冬的花朵则已奔放不羁地崭露头角了。绽放寒冬的鲜花已超越反抗的层次,进入到表现自我的层次。在鲜花眼里,酷寒、烈风和霜雪这些恶势力的代表已不屑一顾,不值一提,只是在风刀霜剑面前,尽管我行我素,大胆显示自身的魅力和个性。这是对小草反抗精神的继承和深化,标志着妇女解放朝前跨出了一大步。这种性别歧视和偏见已对女性的生存构不成威胁,也阻挡不住女性的成长,尽管它还依然包围在女性周围。如果说小草在石头的重压下,不免会发生一些扭曲或变异,那么招展枝头的花朵则不会如此了。尽管她要比春天的花朵付出更多的代价,但毕竟维护了自己个性的完整。
顶风冒雪盛放的花朵,不再是软弱可欺的落难者形象,也不再甘心俯首听命,受制于人,而是勇敢地扬起自己高昂的头,颇有一种桀骜不训的英雄气概。女人,你的名字不再是弱者,而变成一个大写的人,成为生活中的强者。把女性比作花朵,尤其是将美人称为漂亮的鲜花,这是古今中外的文人墨客惯用的手法,也是历代诗人骚客最爱歌咏的主题。花喻美人,虽然同是对女性的赞美,但从中折射出的诗人心态却是大异其趣:一种是把女人当作玩物,视为男性的附庸,甚至以鉴赏一件精美物品或男性的占用品的态度看待女性,欣赏女性;另一种是把女性看作独立的人,完全以平等的态度看待女性,这才是真正的发自内心的对女性的赞美。董老在这里把女同志比作花朵,当然是从后一种心态出发,表达对女性的由衷赞美之情,但诗人不同于前人的地方还在于:他着重于写花同“寒侵”的对立,强调花之斗争精神。鲜花怒放寒冬的品格给诗人留下了强烈印象,也是诗人所津津乐道的。这是女革命者独具的风采。
以上这两句是描写的妇女在旧社会的遭遇。正如鲁迅所写的祥林嫂,在黑暗的旧中国,妇女脖子上架着四把刀:政权、族权、夫权和神权。妇女一生都要战战兢兢地忍受这四把刀的折磨,而且它们就像由头发悬系的达摩克利斯剑,随时都有落下来的可能。万恶的旧制度曾吞噬掉无数鲜活的生命,也把幸存者打入社会的最底层终生受到煎熬。虽然间有反抗者,但毕竟是黑暗势力过于强大,无异以卵击石,只能使死水中泛起几朵浪花,能够做到含笑寒冬的终究是凤毛麟角而已。
但是新中国建立后,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妇女也翻身得解放了。造成祥林嫂悲剧的社会基础不复存在。套在妇女身上的四重枷锁一举被砸碎,勒在妇女头上几千年的紧箍咒也一并被解除。经过漫漫长夜的跋涉,妇女解放终了迎来了黎明的曙光。妇女的主人翁地位得以确立,男女平等得到社会的挎遍认可。妇女不再是月亮,也不再是藤,而是作为挺拔的参天大树,与男子并列一起,平分秋色。作为女性,能够更深刻地体会到新旧社会两重天之感,尤其对于女革命者来说,轰轰烈烈的革命大潮无疑是一次洗礼和涅盘,经过圣火的考验,终于获得了新生。在妇女解放运动史上竖起一块坚实的单程碑。现在已是“迎春移石去”,曾在石压下痛苦呻吟的小草,终于可以长长地松一口气,从而呼吸到自由的清新的空气了。
在春风的感召下,花朵竞相灿烂开放,犹如被催促着一般。正如白居易《叹春风》时运:“树根雪尽催花发,池岸冰消放草生。”“卉木长如催”一句,化用了唐玄宗的故事。据《羯鼓录》记载:“有一年二月初,连续下过几天雨后,天刚放晴,唐明皇见内庭柳杏将吐,叹道:‘对此景物,岂得不与他判断之乎?’于是派高力士取来羯鼓,自己靠窗演奏他自制的《春光好》一曲。再看柳杏,皆已吐叶。这里寓意在新社会,妇女摆脱掉受奴役的状况后,得以充分施展自己的聪明才智,因而各个领域都捷报频传。妇女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扬眉吐气,故而一个个精神焕发、干劲十足,欲与须眉试比高,甚至在某些领域有巾帼压倒须眉之势。这是女性身上体现出的新质,是以前的秦香莲、祥林嫂们所无法想象的,真可谓“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了。

诗人董必武资料

创作背景作者董必武

董必武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元勋,党和国家的卓越领导人,中国社会主义法制的奠基者。他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作出..... 查看详情>>

诗人董必武作品: 《忆张汉卿》 《连芝同志诞辰为小诗祝之》 《谢寿·我似老牛鞭不动》 《广州起义三十周年纪念》 《题赠送中学生》 《将别黄山》 《元旦口占用柳亚子怀人韵》 《挽陈毅同志》 《坐观瀑楼中对雨》 《三八在汉孝道上赠车中女同志

《三八在汉孝道上赠车中女同志》相关古诗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