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闾祠·平远江山极目回》创作背景

朝代:清代诗人:查慎行古诗:三闾祠·平远江山极目回更新时间:2020-10-15
《三闾祠》是清代诗人查慎行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首联写景,诗人伫立平旷辽阔的楚国旧地,放眼望去,但见江流蜿蜒,远山逶迤;颔联写对屈原的劝慰之辞,蕴涵了悲愤及同情;颈联正面抒写对诗人的沉痛惋惜之情;尾联仍回到现实的景物中来,并以想象作结。全诗沉郁而清幽,笔力曲折,言议透辟。
此诗作于清康熙十九年(1680年)。诗人虽已逾而立之年,只是一介书生,却毅然应贵州巡抚杨雍建之招,入其幕府,参与平定“三藩之乱”。此诗就是查慎行随军入黔,途径湖南屈原祠时,凭吊屈原所做。
注释
1.三闾(lǘ)祠:位于湖南汨罗,为纪念屈原而建。屈原曾官三闾大夫,故名。
2.极目:纵目远眺,尽目力所及王粲《登楼赋》:“平原远而极目兮,蔽荆山之高岑。”
3.漠漠:这里形容荒凉寂寞。
4.“莫嫌”句:屈原《离骚》:“国无人莫我知兮,又何怀乎故都!既莫足与为美政兮,吾将从彭成之所居。”
5.“未有”句:屈原当时曾为上官大夫、令尹子兰等小人所妒忌。《离骚》:“浊而不分兮,好蔽美而嫉妒。”又:“世溷(hùn)浊而嫉贤兮,好蔽美而称恶。
6.放逐:屈原曾经被流放。亡国恨:楚国灭亡在屈原逝世以后,但在屈原生前,楚国郢(yǐng)都就已经被秦兵攻破,屈原作有《哀郢》。
7.“岁时”句:岁时:一年中的节令。《礼记·哀公问》:“岁时以敬祭祀。”楚人:即居住在楚地的人。据《荆楚岁时记》记载,楚人为了纪念屈原,每年端午节都要举行龙舟竞渡之类的活动,一直相沿至今。
8.湘兰沅(yuán)芷:“湘”、“沅”均为水名,今湖南境内的两条江流。“兰”、“芷”均为芳草名,屈原常用以比喻正人君子及自比。《楚辞·九歌·湘夫人》:“沅有芷兮澧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
9.吟魂:诗人的灵魂。这里指屈原。
白话译文
把远跳辽阔山河的视线收了回来,奠三闯大夫沉寂的古祠背城而开。
别埋怨当时无人了解你忠心耿耿,历史上没有庸俗小人不忌贤妒才。
驱逐流放岂能打消你目亡国恨事,逢年过节你总是激起楚人的悲哀!
蕙兰白芷年年绿遍湘江沅江两岸,料你英灵总在故土之上沉吟徘徊。

诗人查慎行资料

创作背景作者查慎行

查慎行(1650-1727), 清代诗人,其族叔查继佐为清初文字狱案庄廷鑨明史案首告者之一,当代著名作家金庸先祖。初名嗣琏,字夏重,号查田;后改名慎行,字悔余,号他山,赐号烟波钓徒,晚年居于初白庵,所以又称查初白。为..... 查看详情>>

诗人查慎行作品: 《宋门别陈叔毅·全家犹旅食》 《军中行乐词》 《欲游琅邪山寻醉翁亭不果》 《后二日德尹乃来花落矣》 《过田间先生山居相留信宿出示藏山集再赋二诗博和》 《闻鹤亭观察陪白中丞西山行围却寄》 《木兰花慢·送曹升六舍人佐郡新安》 《又五言绝句·投足全无地》 《闻副相揆公正月初六讣音小诗寄哀》 《盆中鸳鸯梅戏次许东垞韵

《三闾祠·平远江山极目回》相关古诗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