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台即景》赏析

朝代:现代诗人:董必武古诗:三台即景更新时间:2019-01-16
诗人董必武已经几年没有回过延安了,这一次返回延安,欣喜的看了到延安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过去连年战乱,民物凋敝;此番在来延安,虽然旧城被敌机轰炸,但延安城的四周却日趋繁盛,颇有欣欣向荣之气。诗人登临“三台胜景”,不禁触发了他欣喜的情怀与浓郁的诗性。
诗人对正在发生变化的延安的欣喜、赞美之情,是寄寓在对“三台胜景”的自然、质朴的描绘之中的。映入诗人眼帘的,是缭绕的山川,初秋的雨水和秋后多风的气候,这些都是诗人所熟悉和留恋的。山川风光依旧,而人事却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肆陈杂货殊方产,人住悬崖曲径通。”琳琅满目的陈列在商店里的商品都是延安的地方特产,人们居住在悬崖窑洞中,也别有一种幽静淡泊的情趣。而尤其令诗人兴奋的是,透过“物丰人和”的现象,发现了解放区人民创造力的复苏与和衷共济、战胜困难的伟大革命精神。这才是延安解放区所发生的最深刻、最本质的变化。“城郭旧容虽已毁,黎民苏息乐和衷。”旧的城郭被敌人的战机轰毁了,但新的、更加坚固的城郭——生机勃勃的创造力与和衷共济的精神,却从人们的心底建筑起来了。诗人的惊喜、赞美之情流露在平实却是深沉的诗句之中。
该诗不仅语言自然、质朴,而且音律、节奏轻快、明丽,抒发了诗人阔别延安后,再次归来时对延安变化的欣喜情怀。
《哭潘怡如》是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董必武先生于1944年3月为悼念挚友潘怡如而赋的诗作。诗中表达了诗人对亡友的痛惜和哀思之情,表达了含蓄、隽永的诗作境界和特殊的精神魅力。

诗人董必武资料

赏析作者董必武

董必武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元勋,党和国家的卓越领导人,中国社会主义法制的奠基者。他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作出..... 查看详情>>

诗人董必武作品: 《忆张汉卿》 《连芝同志诞辰为小诗祝之》 《谢寿·我似老牛鞭不动》 《广州起义三十周年纪念》 《题赠送中学生》 《将别黄山》 《元旦口占用柳亚子怀人韵》 《挽陈毅同志》 《坐观瀑楼中对雨》 《三八在汉孝道上赠车中女同志

《三台即景》相关古诗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