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塘濑听猿》赏析

朝代:南北朝诗人:沈约古诗:石塘濑听猿更新时间:2020-09-21
这是一首写景小诗,全诗仅此六句(或疑有残缺),却描绘出一幅山雾朦胧,喜听猿鸣的画卷。读来饶有情趣,给人以艺术美的享受。
“噭噭夜猿鸣,溶溶晨雾合。”落笔即写夜猿高唱,山雾弥漫。此处之用语、造句,几乎与谢灵运《登石门最高顶》诗“活活夕流驶,嗽嗽夜猿啼”相同,但意境却有些差异。沈诗则是“夜”“晨”二字,交互为言,言朝朝暮暮,清猿高唱,山雾弥漫。这开首两句,诗人即以简洁传神的画笔,描绘出猿声阵阵、雾气迷濠的画幅,颇为诱人。
“不知声远近,唯见山重沓。”这里的“声”,自是指“噭噭”的猿鸣声。这两句是写此时此地诗人耳闻目睹的独特感受。与前两句联系起来看,不仅不觉其怪,反而觉得这种感受和描绘,真是真切不过了。诗人是在山边听猿,是在云雾中看山的。那猿声在山峦沟壑中空谷传响,悠悠回荡,听来自然是忽远忽近,难以捉摸。那山峦是在云雾环合之中,雾环如带,看起来那显露的山峰自然像层层叠摞一般。诗人所见的是山雾环合中的群峰形象,所听的是空谷传响的猿鸣之声,因而他那“不知声远近,唯见山重沓”的感受,既是独特的,又是合乎实情的。从中,体现出诗人体情察物的精微细致。
“既欢东岭唱,复伫西岩答。”这两句,就是抒写诗人那种欢欣和追寻之情。诗人将猿鸣说成“唱”“答”,赋予猿以人的情趣,已可见其对猿声的喜欢了。诗人又以“东岭”“西岩”对举,描绘那种左顾右盼、久听不已的情态,更显出他对猿声的兴致。再加上“既欢”“复伫”等语,那心中的欣喜和久恋不去的情态,就更为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了。
这首写景诗,观察细致,描绘逼真,风格清新隽永,贯注着一种对大自然的欣喜挚爱之情。读来耐人品味,令人反复吟咏。
《早发定山》是南朝齐时期诗人沈约所作的一首五言诗。这首诗通过描写游定山时所见到的景物及心情,抒发了诗人眷恋山水、寄情芳草山花的情怀。此诗通篇对偶,讲究音韵,是永明体的典型作品。
这首诗是南朝齐郁林王隆昌元年(494)春天,诗人沈约自吏部郎任上出为东阳太守,赴任途中经过定山时有感而作。

诗人沈约资料

赏析作者沈约

沈约(441-513年),字休文,汉族,吴兴武康(今浙江湖州德清)人,南朝(宋、齐、梁朝时期)文学家、史学家。出身于门阀士族家庭,历史上有所谓江东之豪,莫强周沈的说法,家族社会地位显赫。祖父沈林子,宋征虏将军。父亲..... 查看详情>>

诗人沈约作品: 《正阳堂宴劳凯旋诗》 《游钟山诗·多值息心侣》 《长安有狭斜行》 《九日侍宴乐游苑诗》 《和刘中书仙诗》 《长歌行·春隰荑绿柳》 《侍宴乐游苑饯徐州刺史应诏诗》 《伤韦景猷》 《咏帐诗》 《泛永康江诗·长枝萌紫叶

古诗《石塘濑听猿》的名句翻译赏析

《石塘濑听猿》相关古诗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