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云山有宫阙》赏析

朝代:元代诗人:元好问古诗:水调歌头·云山有宫阙更新时间:2021-01-15
该词前两句化用古仙词中的“梦入云山宫阙幽,鹫鹭同侣鸳风流”句,提笔自然,行文浩荡,把读者带到一个虚无缥缈的美丽梦境。接下来“细看诗中元鼎,似道区区东井,冠带事昆丘”,具体地引领着,一步一步去领会古仙词的意境。“坏壁涴风雨,醉墨失蛟虬”,视角一转,由古仙词的意境转换到现实。
面对古人的遗迹,犹如面对古人。词人在临了一幅不知作者的作品时,追寻猜测作者的心境及心事,崇古并不拟古。有的时候是好奇,有的时候不过是同情或者景仰罢了,总要寄托自己的情思的。古词里有“只应惭愧刘幽州”句,词人便作了到底仙人为何惭愧这个设疑,也是针对词人自己的。想起刘幽州的业绩,有哪个有抱负却无能用世的人不惭愧,那个“嵩顶坐笑垂直钩”的古仙人是惭愧的,惭愧使之成了一个真实的人,一个不仅仅嵩顶坐笑垂直钩的心里还有遗憾还有隐忧的古人。也是该惭愧让元好问引为知音。知音往往是互相吸引的,不管朝代相去,不管地域间隔,知音者无惜留迹。古仙词留着为知音来赏,词人知古人,谁来知词人。在对比中,词人接受了后者。词人决心抛开“红尘白日”,来追逐仙人的足迹了。在词里,世外高人的形态栩栩如生,姜太公钓鱼,钩是直的。嵩山古仙人钓鱼,不但钩是直的,而且身在嵩山之巅呢,这个镜头饶有情趣。诗人之心可谓真淳。
该词通过对一首古诗的附会理解,表达了词人向往幽静、清闲而讨厌世俗喧闹的心情。表面上是游仙作,实际看还是反映出作者内心焦虑不安和渴望知音的真实心理的。附会之作,能够自然化用原诗原意而并不刻板,是很不容易的。对比之下就能看出,原诗规整而僵直,元好问词则清新活泼,不失畅快风雅,兴味悠远。
《西楼曲》是金末至大蒙古国时期文学家、诗人元好问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该诗含蓄地道出男方在战乱中死去,人天永隔,女方从此坠入绝望的相思。全诗娓娓叙来,缠绵悱恻,用笔婉曲,抒情浓烈,触景生情,情真意切。
该诗是诗人晚年创作的,具体创作时间不详。该诗的体式(歌行)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很多见,有悠久而且优良的传统,汉代《古诗为焦仲卿妻作》便是歌行体的代表作,而这首诗正是在这种传统风格的影响下写的。金亡后,诗人绝意功名,以遗臣自居,隐居不仕,该诗就是他晚年居住在东平时的心情状态。该诗当有本事,唯不可考而已。

诗人元好问资料

赏析作者元好问

元好问(1190年8月10日-1257年10月12日),字裕之,号遗山,世称遗山先生。太原秀容人。金末至大蒙古国时期著名文学家、历史学家。元好问自幼聪慧,有神童之誉 。金宣宗兴定五年(1221年),元好问进士及第。正大..... 查看详情>>

诗人元好问作品: 《梨花海棠·梨花如静女》 《江城子·来鸿去燕十年间》 《满江红·三泉醉饮》 《俳体雪香亭杂咏》 《济南杂诗·石刻烧残宴集辞》 《江城子·寄德新丈》 《鹧鸪天·抛却浮名恰到闲》 《促拍丑奴儿·无物慰蹉跎》 《赵大年秋溪戏鸭图》 《月观追和邓州相公席上韵

《水调歌头·云山有宫阙》相关古诗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