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刘秀才与池州妓别》创作背景

朝代:唐代诗人:杜牧古诗:见刘秀才与池州妓别更新时间:2017-05-04

《见刘秀才与池州妓别》是唐代文学家杜牧的诗作。此诗说明歌妓的感情是水性杨花,见枚皋就忘记了秀才,也说明人们不能虚度光阴。

注释
池州,安徽贵池县。
南浦,南面的水边。常用称送别之地。
楚管,楚地的乐管。柳花怨,柳啼花怨,凄凉的景象。
吴姬,轻盈小巧的吴地女子。
玉箸,筷子,比喻眼泪。南朝梁简文帝《楚妃叹》诗:“金簪鬓下垂,玉箸衣前滴。”
枚皋,汉代梁园的文学家。见《汉书》卷五十一《贾邹枚路传》。
蹉跎,虚度光阴。[2] 
白话译文
远处的风吹拂着南边的水浮动起万层波浪,不像生离死别确是离恨特别多。楚地乐管能吹出柳啼花怨的凄凉曲子,轻盈的吴女怎么能唱出巴渝一带的竹枝踏歌。插金钗处乌云发髻高坠,眼泪凝干时红脂粉相和。等到与真正学者枚皋相见时,自然应该在梳妆镜前要笑话自己以前属于虚度光阴了。

诗人杜牧资料

创作背景作者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查看详情>>

诗人杜牧作品: 《张好好诗》 《题桐叶·去年桐落故溪上》 《帘·徒云逢剪削》 《八月十二日得替后移居霅溪馆因题长句四韵》 《秋感·金风万里思何尽》 《屏风绝句·屏风周昉画纤腰》 《安贤寺·谢家池上安贤寺》 《醉题·金镊洗霜鬓》 《池州清溪》 《寄桐江隐者

《见刘秀才与池州妓别》相关古诗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