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影·冰条冻叶》赏析

朝代:宋代诗人:周密古诗:疏影·冰条冻叶更新时间:2018-05-01
此词为一首咏梅的作品。南宋末年国势危殆,于是许多流浪飘泊的词人便常常题咏梅花、水仙,以表现个人高洁的操守,厌憎政治上的腐朽与黑暗。周密这首词便是这一特出时代背景下的产物。词人在咏梅时为了不落俗套,改咏梅为题咏梅影,境界更为清幽。
此词一开始写“冰条冻叶,又横斜照水,一花初发”,就是写梅花在水中横斜倒影的景色。梅在冬天枝上有雪。词人多用冰枝、冰花;词人写水中倒影,更易去掉非美因素,与实物有一定距离更美。“素壁秋屏,招得芳魂,仿佛玉容明灭”,转笔写梅影照在白壁与屏风上,像引来梅魂,在月照和风拂下忽明忽灭,亭亭袅袅,似玉人来去。笔法专注于取神而不拘于形似,将梅生动传神地写了出来。“疏疏满地珊瑚冷,全误却、扑花幽蝶”,是说横斜像珊瑚的倒影,使蝴蝶误认而扑了个空。
上片是从不同角度分写梅影,所以结尾另是一种比拟,他写“甚美人、忽到窗前,镜里好春难折”,化用卢仝《有所思》“相思一夜梅花发,忽到窗前疑是君”句意。这里使用拟人笔法,将梅影比做美人,梅影在镜中婆娑,美丽动人,但却不能攀折。这仍是写影,是镜子中的映象。周密这首词上片分写水中、壁屏上、地上、窗前、镜中梅花影,纯从词人鉴赏景象着笔。
下片突出写情,落笔于词的主体。开始总承上片:“闲想孤山旧事,浸清漪、倒映千树残雪。”是回忆从前在孤山林处士种梅处赏梅,看水中倒影,“闲想”即加入作者感情,回忆当年孤山赏梅美景,也是为了加深对梅影美的描写。
“暗里东风,可惯无情,搅碎一帘香月”,描绘梅影摇曳于帘上的情景。可东风却是如此无情,它吹动帘慕,使映照其上的月影梅影上摇曳中破碎。“香月”,指月光照出的梅影,影月同香,词语极其生动,月影梅影上帘的景色,令人难忘。
“轻妆谁写崔徽面,认隐约、烟绡重叠”,是说朵朵梅花影被明月印上疏帘,好像是薄绡剪就,千重万叠。崔徽是元稹《崔徽歌》中记载的河中歌女,因所恋的人离去,不能相从,感伤于心而成疾,于是托人画她的肖像以寄情人。
最后写:“记梦回,纸帐残灯,瘦倚数会清绝。”
上面所写虽然有比美人,讲玉容,讲崔徽的艳句,但仍是按照隐士林逋妻梅子鹤的想法,写与世不同的情趣的,因此结尾表明审美趣向,说:还记得梦醒时,睡在画梅花的纸帐中,灯已燃尽,正照纸帐上的几枝梅花瘦影上,感到极为幽静。纸帐写梅是幽雅相配的。梅花纸帐含有的寓意便是羡慕归隐超逸的那份清幽。
这首词以美人,歌女的形象来写梅影,变酒楼升歌的兴趣而为梅的凄清,冷峻,两种不同的美在此处合二为一,反映出南宋灭亡前夜,词人思想的变化,梅影正可谓是词人情操节义的写照,所以宋亡之后,周密退隐山林,终身不仕元朝。该词题咏梅影,在似与不似之间描摹梅花的风华气韵,清艳冷丽,颇有特色。
《浪淘沙·芳草碧茸茸》是宋代词人周密创作的一首词。这是一篇伤春怀人之作,表现出了淡淡的哀愁。艺术上则格律严谨,字句精炼,很能体现出周密(草窗)词的特点。

诗人周密资料

赏析作者周密

周密 (1232-1298),字公谨,号草窗,又号霄斋、蘋洲、萧斋,晚年号弁阳老人、四水潜夫、华不注山人,南宋词人、文学家。祖籍济南,先人因随高宗南渡,落籍吴兴(今浙江湖州),置业于弁山南。一说其祖后自吴兴迁杭州,周..... 查看详情>>

诗人周密作品: 《题惠崇并禽图》 《闻蛩·莓苔经积雨》 《陇头水·陇阪萦九折》 《齐天乐蝉·槐薰忽送清商怨》 《瑞鹤仙·翠屏围昼锦》 《齐天乐·次二隐寄梅》 《游灵岩馆娃宫》 《一枝春·碧淡春姿》 《隐居·深杜衡门谢往还》 《小沧浪亭·绕屋双流碧玉交

古诗《疏影·冰条冻叶》的名句翻译赏析

《疏影·冰条冻叶》相关古诗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