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恩与公法》创作背景

朝代:两汉诗人:苏章文言文:私恩与公法更新时间:2018-07-30
《私恩与公法》是作者苏章写于明朝汉顺帝初年,主要表达苏章调职去担任冀州刺史,他的一个朋友是冀州的太守。苏章知道他贪污受贿,将要追究他的罪行。
注释
1.迁:指官职调动。
2.冀州:古州名,今河北一带。
3.清河:古郡名,在今河北境内。
4.奸藏:贪污受贿。
5.按:追究。
6.青天:形容公正无私。
7.孺文:苏章的名。
8.翌日:第二天。
9.收:逮捕。
10.若:你。
11.肴:荤菜。
12.陈:陈述。
13 故人:朋友。
译文
苏章,字孺文,扶风平陵人.他的八代祖上是苏建,武帝在位时担任右将军.他的祖父叫苏纯,字恒公,有很大的名声,性格倔强急性子而且不怕当面指出别人的缺点(就是当面提意见),士子和友人都很忌惮他,见面后都互相说:“见苏桓公,害怕他教诲责备人,见不到他,却又思念他.”京城周围的人都称他为“大人”.永平年间,在窦固的军队担任奉车都尉,随军攻打北匈奴、车师有功,受封为中陵乡侯,后来做官到南阳太守.
苏章从小就十分博学,善于写作。安帝在位的时候,朝廷荐举贤良方正有学识的人,苏章应对得当,策论高妙,得以任用,(就是选拔年轻干部)担任议郎这一职务。在皇帝面前几次议论政策得失,发表的言论切中时弊,群臣都认为他十分正直。不久外放作了武原县令,当年是灾年,苏章立刻打开官仓赈灾,救活了三千多户人。顺帝在位的时候,苏章升职担任了冀州刺史。苏章有老朋友在其属下担任了清河太守,苏章接受任务查证老友的腐败问题 。 后其得知苏章为其上司,便设宴相请。席间清河太守陈述了二人平生的情谊,并说:“人皆有一天,我独有二天”(意即苏章为其保护伞)。苏章称:“今日我与你故人叙旧,是私人关系;明日我是冀州刺史办案,要依法办公事。”第二日公堂之上遂将老友拿下,依律治罪。于是冀州境内都知道苏章是个刚正无私的人,纷纷对其敬畏。后来苏章异地交换做并州刺史,上折得罪了当地权贵,因为违反了皇帝的旨意当即被罢免。苏章隐居在乡间,不与官场来往。后来又被朝廷征召为河南尹,不肯前去就职。当时,天下日益动荡,人民多有疾苦,有评论的人向朝廷举荐苏章有治国之才,然而朝廷始终没有任用他,苏章最后在家乡去世。
汉顺帝初年,苏章调职去担任冀州刺史,他的一个朋友是清河的太守。苏章知道他贪污受贿,将要追究他的罪行。一天,(他)邀请太守,设了酒席菜肴,双方诉说着从前相交友好的情况,很友好。太守高兴地说:“人们都说你公正无私。”苏章说:“今天苏章我与你一起喝酒,是私下的事情。明天冀州的刺史按章办事,则是公法。”太守沉默不语,第二天,便将太守逮捕了。

诗人苏章资料

创作背景作者苏章

苏章,字儒文,东汉扶风平陵人。苏章年少博学,善作文,曾负笈从师,不惮千里之遥。汉安帝时,举贤良方正,为议郎。举陈朝政得失,语言率真恳切。后出任武原县令,时逢荒年,他开仓放粮赈饥,使三千多户度过饥荒。汉顺..... 查看详情>>

诗人苏章作品: 《私恩与公法

《私恩与公法》相关文言文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