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王进士之任扬州序》注释译文

朝代:清代诗人:汪琬文言文:送王进士之任扬州序更新时间:2018-07-30
注释
王进士:即王士祯。
诸曹:指朝廷各部门。部之下设曹,因通称各部司官。
甲第:科举考试的等第。明清时分三甲。主事:各部所属司官的最低一级。
燕市:指京师。
旃(zhān):语助词。
莅(lì):临事。
策:马鞭。
译文
中央诸部失去他,地方一郡得到他,这是几十个州县的喜庆。国家得到他,却使交游的朋友失去他,这又是二三位士大夫的遗憾了。我友王贻上,年轻而富有才学,既然举进士于甲第,那么本应委任中央部门主事,然而依据新的律令,外派他到扬州去担任推官,即将与我们别离。我知晓京城的朋友们正在憾叹、惜别,而庆贺者已踮着脚抬起头相望于江淮之间了。王先生呀,以此相勉吧:事奉上级该谦恭,接待下属应诚恳,处理政务宜慎重,施用刑律宜宽恤,不这样就是罪过。我对王进士的忠告只有这些。北风开始强劲,雨雪交加于途程,你扬鞭策马赴任,请勤奋理事、洁身自爱。
汪琬如王士祯一同考中进士,汪琬留在京城任户部主事,王士祯则出任扬州推官。临行的时候,汪琬写这篇《送王进士之任扬州序》赠别。
文章劈头就针对王进士离京外任扬州这一件事,从国家人民的利益和朋友的私情得失来立论,没有泛泛的俗套语,而是单刀直入,有先声夺人之势。「诸曹失之,一郡得之,此十数州县之庆也。」这是站在地方百姓的立场,为王进士的外任而庆贺。接著又推挽一笔,写道:「国家得之,交游失之,此又二,三士大夫之憾也。」这是站在京城裏朋友的立场上来说的,表示友情难舍。这一段文字,分作两层意思来申说,却紧紧围绕著公义私情的得失,两相比较,如:「诸曹失之,一郡得之」;「国家得之,交游失之」;权衡得失,倾向很鲜明。而「十数州县之庆」和「二,三士大夫之憾」,这中间哪个重哪个轻,也不难做出结论。作者把得和失,庆幸和遗憾,通过整齐的句式排比出来,虽然不直接表示自己的意见,但他的态度却十分明确。王进士的外任而引起的公私得失,又从不同的侧面说明了这个人对国家和朋友都很忠诚,是一位可贵的人才和可交的良友,因而他的去就动向才能牵动人心,引起不同方面的强烈反应。本来,在封建社会,中了进士,不能留作京官而到外地就职,会被人认为不光彩。但作者却一反这种俗见,不发惋惜感叹的言辞,而把期待寄托于励勉之中。这短短两行文字,措词得体,又有独到的见识,而且蕴藏著爱才惜别的无限深情。这的确是一个很精彩的文章开头。
接着后一段顺势点出王进士的名字:王贻上「年少而才」,是对他的一个总的评价。王士祯中进士的时候只有二十一岁,很年轻.汪琬比王士祯大十岁,但因为是同年进士,所以称他为「吾友」。「于甲第当任部主事,而用新令,出为推官扬州。」这几句交代王士祯中了进士和外任扬州推官的经过,语气之间,并无褒贬的意思,使人感到这是很自然的事情。「将与吾党别」,流露出惜别之情。「吾见憾者方在燕市,而庆者已翘足企首,相望江淮之间矣.」这两句是想象之词,虚中有实,生动地写出同的时间,不同地方,对于王士祯离京外任的反应,好像电影的蒙太奇镜头,把京师友人的惜别惋叹和江淮人民的热切盼望迭印在一起,产生了十分强烈的抒情效果。同时「憾者」和「庆者」,又同开头「十数州县之庆」和「二,三士大夫之憾」相呼应,进一步补足前面的意思,行文回环往复,摇曳多姿。
下来一段是临别赠言的正文,为赠序这种体裁的题中应有之义,但写得极为简约。作者勉励王士祯,到任以后,在事上宜敬,接下宜诚,莅事宜慎,用刑宜宽等四个方面要特别注意.作者在勉励之后,紧接一句:「反是罪也.」从正反两面着笔,有勉励,也有告诫.这几句临别赠言,总的精神不外乎仁义忠信的礼教规范,也表现了忠于职守和体恤民情的思想.作者谆谆劝勉,语重情长,四句排句各用一个「宜」字,语气宛转,态度诚恳,完全是朋友间相互勉励的口吻.「吾告王子止此矣。」显得直截了当,要言不烦。所说几点,虽无惊人之语,却朴朴实实,隐含有尊重和信任对方的意思。
最后一段:「朔风初劲,风雨载途,摇策而行,努力自爱。」渲染送别的情景,寥寥四句,就构成了一幅满着离情别意的风雪送行图。作者目送友人在风雪中扬鞭远去,不胜其依依惜别之感,千言万语归并一句:「努力自爱」.这四个短句,情景交融,语言精练,好像一首抒写离别情思的小诗。它不但使眼前送别的情景历历如画,而且触发人产生一些诗意的联想:前日风雪中「故人从此去」:「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漫天风雪,依依话别;扬鞭挥手,匹马南行。这情景是颇为荒寒而凄苦的。但是想到扬州一带老百姓的等候和欢迎,心头的寒意也就冰雪化了。这个富有浓郁诗意的结尾,有寒冷孤寂的氛围中渗透出温暖的友情和良好的祝愿,因而并不使人感到哀怨消沉。文章到这里戛然而止,显得情韵悠然,余味不尽。
这篇短文,不过廖廖百余字,却蕴含着期望,勉励,怜才,惜别等多种情思,从容宛转,一一流于笔下.写来回环往复,曲折多姿,开头突兀奇警,很快入题;结尾含蓄隽永,耐人寻味.文章的承接起伏,跌宕开合等,处处都见出作者谋篇的匠心,因而在极其短小的篇幅中,展现了大可回旋的的余地,真不愧为短文中的上乘之作。

诗人汪琬资料

注释译文作者汪琬

汪琬(1624-1691年),字苕文,号钝庵,初号玉遮山樵,晚号尧峰,小字液仙。长洲人,清初官吏学者、散文家,与侯方域、魏禧,合称明末清初散文三大家。顺治十二年进士,康熙十八年举鸿博,历官户部主事、刑部郎中、编修,..... 查看详情>>

诗人汪琬作品: 《遣兴·居止三间屋》 《送王六助教往山西程五舍人往山东是时赍世祖谥诏出使也》 《庭中绿萼梅始花二首是时春已半矣》 《仲夏即事·衣裁白纻扇裁纨》 《听松堂·岁寒犹自著青葱》 《山中游仙诗·年年山下守茅茨》 《自题小像·架上故书常废读》 《题藏佛寺·此寺何年构》 《尧峰读书·自少耽诗笔》 《重送处默·秋风倚棹女坟湖

《送王进士之任扬州序》相关文言文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