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豆萁伸冤》创作背景

朝代:现代诗人:鲁迅古诗:替豆萁伸冤更新时间:2017-06-29
《替豆萁伸冤》是现代文学家鲁迅于1925年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这首诗前两句的意思是泣的是萁,不是豆,因为在“煮豆燃豆萁”的过程中,化为灰烬的是萁,因此鲁迅要“替豆萁申冤”;豆则由生变熟成为佳肴,正好用去办“教席”,供汪懋祖等人享用,借以讽刺杨荫榆办酒席请汪懋祖等人阴谋加害学生。
这首诗,短小精悍,针锋相对,典故翻新,讽刺辛辣,具有强烈的讽刺性。
这首诗发表于1925年6月7日《京报副刊》,录自《咬文嚼字(三)》,收入《华盖集》
这首诗作于1925年6月5日。1924年秋,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学生驱逐段祺瑞军阀政府派遣的校长杨荫榆的斗争,达到了新的高潮。1925年5月7日,北京学生集会,遭到北洋政府军警的镇压,死伤多人。同日,杨荫榆也在女师大的集会上被学生的嘘声赶出会场。5月8日,杨荫榆蛮横开除学生自治会职员许广平、刘和珍等六人,并于次日发表了《致全体学生公启》,公然以封建家长自居,对学生进行诬蔑迫害。这场斗争从一开始,鲁迅就站在革命学生一边,他亲自起草了《关于北京女子师范大学风潮宣言》,又写了《“碰壁”之后》等檄文。5月20日,杨荫榆公开发表了所谓《对于暴烈学生之感言》,重施其诬蔑学生并为自己开脱罪责的惯伎。次日,又以召开所谓“紧急会议”之名,大摆筵席,请客吃酒,进一步勾结拉拢。于是6月2日的《晨报》上就出现了汪懋祖的所谓《致全国教育界》的意见书,不仅鹦鹉学舌,对学生大肆诬蔑,而且颠倒黑白,对杨进行无耻吹捧,其中有:“今反杨者,相煎益急,鄙人排难计穷,不能再参末议”的话。鲁迅即于6月5日写了《咬文嚼字》一文进行反击,文后有一段话说:“据考据家说,这曹子建的《七步诗》是假的。但也没有什么大相干,姑且利用它来活剥一首,替豆萁伸冤。”这首诗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创作的。
注释
萁(qí):豆秸。
釜(fǔ):锅。首两句出自曹植《七步诗》。
烬:物体燃烧后剩下的东西。此处作动词用,指燃烧成灰烬。
教席:宴请教师的酒席。
白话译文
烧豆秸去煮豆子,豆秸在锅下哭泣:我被烧成灰却煮熟了你,正好去办酒席!

诗人鲁迅资料

创作背景作者鲁迅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豫才,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也是他影响最为广泛的笔名,浙江绍兴人。著名文学家、思想家,五四新文化运动的..... 查看详情>>

诗人鲁迅作品: 《无题·皓齿吴娃唱柳枝》 《秋夜有感·绮罗幕后送飞光》 《无题·血沃中原肥劲草》 《偶成·文章如土欲何之》 《无题·洞庭木落楚天高》 《学生和玉佛·寂寞空城在》 《赠人·明眸越女罢晨妆》 《别诸弟庚子二月》 《莲蓬人》 《悼杨铨·岂有豪情似旧时

古诗《替豆萁伸冤》的名句翻译赏析

《替豆萁伸冤》相关古诗翻译赏析